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1)史实:“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入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
推论:列强取得了在中国全境驻军的特权。 ( )
(2)史实: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推论:作者认为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 )
(3)史实: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推论:近代中国在抗争与探索中走向进步。 ( )
(4)史实:1878年,康有为在求学时,“息思苍生国苦,则同然而哭。”1879年,他又说:“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
推论:康有为的志向是推翻清朝统治,拯救天下 。 ( )
(5)史实: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推论:孙中山主张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