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明清时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特殊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405年后的28年间,郑和奉旨船队7次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早114年。郑和船队最多时有船超过200艘船,最少一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

(1)据材料一,概括郑和远航“西洋”的特点?

材料二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他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一万多人,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同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据材料二,概括“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你认为怎样认识这场战争和评价这位将领?

材料三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貿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咯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貿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材料三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今天,这一战略构想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深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24 07:01: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