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节日文化也是一种历史文化,有深刻的寓意。
材料一:秦汉时期,华夏族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周边的巴蜀、南越等先后融入其中,成为当时的主导民族“汉族”。汉族许多节日民俗大多出现于秦汉。先秦时因各地历法不一,许多节日均无准确日期,直到秦汉时期历法统一后,许多节日才有了固定日期。

——摘编自周耀明等《汉族风俗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秦汉时期我国传统节日定型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传统节日
简介
春节
夏朝已有春节,意在庆祝五谷丰登,企盼来年丰收。过节时全家团聚,有接福迎祥、贴春联、放爆竹、守岁、拜年等礼俗
清明节
大约开始于周朝,全家人扫墓祭祖。亲朋好友也一起到郊外放风筝,荡秋千,享受大自然
端午节
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赛龙舟、吃粽子是流传最广的习俗,还会给儿童戴五彩丝,企盼驱恶免疾
中秋节
大体形成于唐朝,人们认为中秋满月象征团圆、美满,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材料三:1877年,美国工人受巴黎公社启发,进行全国大罢工,迫使国会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1886年5月1日,美、加两国工人举行总罢工,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此后,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李大钊等将“五一”劳动节介绍到中国,希望中国工人把它看成觉醒的日子。1920年5月1日,十几个城市的五六万工人集会游行,第一次喊出“劳工万岁”。当天发表的《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提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目前要求和长远奋斗目标。

——摘编自李润波《老报刊见证——“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等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五一”国际劳动节出现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节日传入中国后所起的作用。
材料四:五四运动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5月4日
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北洋军阀逮捕爱国学生
5月5日~5月14日
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声援被捕学生
5月14日~6月4日
政府镇压学生运动,1000多名学生被捕
6月5日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6月6日
上海罢工、罢市规模扩大,随后扩展到其他城市
6月8日~6月10日
被捕学生出狱,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被罢免
6月28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和约
 
(4)依据材料四,将五四运动划分为两个阶段,并说出划分依据。
材料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以下是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以及他们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人物
当时年龄
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
26
湖南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五四运动反对的是卖国政府、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
瞿秋白
20
学生骨干
五四运动在开始时便接近民众,用革命手段为平民奋斗,这是以前运动所没有的
罗家伦
22
学生领袖
五四运动有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斗争的牺牲精神
许德珩
29
学生领袖
要建设科学的新中国,更要建设民主的新中国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说出为什么把5月4日定为中国青年节。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07 04:0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