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一:与中国古代船舶相关的文物
 ①杭州萧山发掘出土的独木舟,距今(2019年)8000年
|
 ②半坡船形彩陶壶,壶身两侧均画有鱼网纹
|
 ③甲骨上的“舟”字,字形像一只木船,有船弦、船头和船尾
|
 ④汉代陶船,船尾有长方形船舵,比欧洲的船舵早1000多年
|
 ⑤东汉铜镜中的帆船纹饰,说明我国汉代已有帆船
|
 ⑥有水密隔舱的宋代沉船,直到18世纪英国才引进这种技术建造军舰
|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证明以下结论的史料。(写序号)
史前时期人们已掌握造船技术:
、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 。
材料二:有百万人口的北宋东京所需物资主要依靠水运,“汴京四渠”是其重要运输线;南宋时,江南运河以及长江成为新的运输通道。两宋时,海外贸易引起政府关注,为发展远航,港口都有规模很大的造船厂。宋代造船技术高超,打捞出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长41.8米,载重近425吨。
——摘编自国家博物馆《文物宋元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宋代造船业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16世纪,欧洲出现了圆体帆船;葡萄牙人改制了三角帆索具,使船能够更直接地逆风航行。18世纪,蒸汽机被用于水上运输,这极大的改变了世界。1763年以前,欧洲与美洲、澳大利亚的联系主要限制在沿海一带,但在后一世纪中,随着汽船往返于内河和沿海,大陆的内地被横越;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得以加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18世纪欧洲造船技术的巨大进步,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四:到1902年,福州船政局共建造兵船等船只39艘。船政局开始雇佣外国技匠,后来自己培养的学生走上了生产岗位。福州船政局派出的留学生归国后,监造的铁肋巡洋舰“开济”号(见图)是我国历史上吨位最大、航速最高的铁肋巡洋舰,与外国造船技术的差距不断缩小。

——摘编自席龙飞《中国造船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福州船政局的成就。
材料五:我国造船行业近年来打造了不少大国重器。2017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成功开采可燃冰,我国成为领先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2018年,我国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到7062米,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重要意义。2017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和055大型驱逐舰正式下水。
(5)依据材料五,分析造船业中的大国重器对我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