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材料二:宋军打退辽军以后,双方对峙,势均力敌,辽军没有取胜的希望,有意议和。宋真宗同意议和,答应每年送给辽银十万两,娟二十万匹。
材料三:福建地区的海船制造尤为先进,“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波逆浪,都无畏惧”。出海贸易船只多为一二千科(即载重一二千石)的大船,合今60~120吨,更有大至5千科的“神舟”。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长34.55公尺,宽9.9公尺,深327公尺不等,其特点为长宽比小、尖底、多隔舱、多重板及双桅等。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到横板区隔的密封舱,增加了船只的抗沉性和横向强度。

——选自《中国古代经济》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又为江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编自《陆游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陈桥驿站披旋冕”的人物是谁?“杯酒之间销兵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宋朝统治者为了吸取历史教训,订立了什么国策?
(2)材料二中的“议和”指的是什么事件?北宋政府议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宋代哪方面的情况?该方面具有什么特点?宋朝设置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8-13 07:02: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