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能够实现远航的条件有哪些,并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4)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