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当时(宋朝)的广州、泉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的阿拉伯人,朝廷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上)乃命和及其侪(同类的人们)王景弘等,将士卒二万七千余人,多赍(拿东西送人)金币。造大舶,修(长)四十四丈,广(宽)十八者。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自福州五虎扬帆,首达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以次遍历西南洋诸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使之朝贡。有不服者则以兵慑之。

——(清)夏燮《明通鉴》卷十四

材料四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回答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清朝下令只留下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当时经营对外贸易的特许机构是什么?这一政策导致的恶劣影响是什么?
(5)经济全球化如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8-28 10:02: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