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海洋中的“PM2.5”
①微塑料一词近年来頻频见诸媒体,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2004年,英囯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此后,许多科研人员都投入到微塑料的研究中。2015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通常认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即为微塑料,实际上很多微塑料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肉眼是不可见的,因此,微塑料被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②微塑料根据可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初生微塑料是指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排入海洋的工业产品中的塑料颗粒,如化妆品、牙膏、洗面奶等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或作为工业原料的微塑料颗粒。仅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塑料就达30万颗以上。次生微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的塑料颗粒。
③微塑料通常存在于表层海水、海床、沉积物和海滩,甚至出现在最偏远的极地冰川和深海沉积物中。目前除南北太平汘、北大西汘、卬度洋等大洋沿海地区外,南极和北极都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海水中的微塑料可以随着洋流在海洋中扩散,改变海洋的生态环境,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見鱼类采样中,9σ%的鱼类样本内都发现了微塑料。美国一家机构对全球多个城市进行了150多次自来水检測,结果显示83%的自来水含有微塑料成分,陆地水源也受到了微塑料的侵袭国内外也有报道,在食盐、啤酒、蜂蜜等产品中检出了微塑料。也许,微塑料已经无处不在。
④微塑杆部分于塑料制品,本身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直接危害。海水中的微塑料裘面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驫、农药等有杋污染物,其随洋流运动对海洋环境产生化学污染。由于微塑料细小甚至肉眼难以看見,会被海洋中的动物所误食。《美国科学院院刊》《科学报道》等杂志先后发表研究结果:牡蛎等底栖动物接触到微塑料时,会因其能量吸收和分配受到干扰而影响到繁殖功能;鱼类摄入微塑料可导致肝脏损伤。微塑料还会随着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层层传递进入人类食物链,最终被端上人美的餐。虽然目前尚未证实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存在哪些确切的危害,如果长期摄入微塑料,可能会导致一些化学物质在人体集聚,显然不利于人体健康。
⑤面对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泛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展开行动加强防控。鉴于微塑料在日化产品中大量应用,各国纷纷对化妆品中微塑料的使用实施了禁令。此外,各国也积极倡导人们使用可降解塑料,以减少塑料污染。
⑥其实,许多微不足道的日常行为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世界。我们可以考虑如何做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保护人类的美好家园。
(注释)PM2.5:指环境空气中粧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小题1】第③段画线句列举多个数据,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微塑料的危害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微塑料
常见生活用品
相应对策
初生微塑料
(1)     
   
次生微塑料
塑料袋
   
 
【小题4】文章为何将微塑料比作海洋中的PM2.5?
【小题5】以下材料放入第 段最合适,理由是
今年4月墨西哥科学家韦尔塔在土壤里、蚯蚓体内、母鸡粪便和胃里发现微塑料,这些微塑料可能源自废弃塑料掩埋后的分解,该发现首次证实微塑料已进入陆地食物链。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28 01:16: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