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仲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莱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教,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⑪再数数。

⑫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⑬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岔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⑭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挂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⑮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小题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
B.第③段“大快朵颐”词写出了“我们”急切而痛快淋漓的吃相,其作用是从侧面烘托母亲的心灵手巧、厨艺精湛。
C.第④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前半句总结前文,说明随着时代发展,这样的场景逐渐消失了;后半句提示下文,设置悬念,暗示父亲老了,有了什么特殊状况。
D.从母亲给父亲足够的锻炼机会,和父亲心照不宣的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让他不易察觉,可以看出母亲非常细心,理解父亲,和父亲有着深厚淳朴的感情。
【小题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1)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隔三岔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加点词语有何深刻含义?)
【小题3】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合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11 08:17: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