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 统计调查
- 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 统计表
- 扇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直方图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为了了解业余射击队队员的射击成绩,对某次射击比赛中每一名队员的平均成绩(单位:环,环数为整数)进行了统计.分别绘制了如下统计表和成绩分布直方图,请你根据统计表和成绩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这次射击比赛的队员有多少名?
(2)这次射击比赛平均成绩的中位数落在成绩分布直方图的哪个小组内?
(3)这次射击比赛平均成绩的众数落在成绩分布直方图的哪个小组内?
平均成绩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人数 | 0 | 1 | | 3 | 3 | | 4 | | 6 | 1 | 0 |
(1)参加这次射击比赛的队员有多少名?
(2)这次射击比赛平均成绩的中位数落在成绩分布直方图的哪个小组内?
(3)这次射击比赛平均成绩的众数落在成绩分布直方图的哪个小组内?

要想了解10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 B.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
C.10万名考生是个体 | D.1000名考生是样本的容量 |
学生的上学方式是初中生生活自理能力的一种反映.为此,怀柔区某初三数学老师组织本班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统计知识,对初一学生上学的四种方式:骑车、步行、乘车、接送,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图(1)、图(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________,其中步行人数占样本容量的_____%,骑车人数占样本容量的_____%.
(2)请将图(1)补充完整.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你估计该校初一年级8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是由家长接送上学的?
(1)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________,其中步行人数占样本容量的_____%,骑车人数占样本容量的_____%.
(2)请将图(1)补充完整.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你估计该校初一年级8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是由家长接送上学的?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某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就“你最喜欢的图书类别”(只选一项)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作了调查统计,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1)这次随机调查了 名学生,统计表中d= ;
(2)假如以此统计表绘出扇形统计图,则武侠小说对应的圆心角是 ;
(3)试估计该校15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同学最喜欢文学名著类书籍?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种类 | 频数 | 频率 |
卡通画 | a | 0.45 |
时文杂志 | b | 0.16 |
武侠小说 | 50 | c |
文学名著 | d | e |

(1)这次随机调查了 名学生,统计表中d= ;
(2)假如以此统计表绘出扇形统计图,则武侠小说对应的圆心角是 ;
(3)试估计该校15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同学最喜欢文学名著类书籍?
据报道:2013年底我国微信用户规模已到达6亿.以下是根据相关数据制作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从2012年到2013年微信的人均使用时长增加了________分钟;
(2)补全2013年微信用户对“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关注度扇形统计图,在我国6亿微信用户中,经常使用户约为_________亿(结果精确到0.1);
(3)从调查数学看,预计我国微信用户今后每年将以20%的增长率递增,请你估计两年后,我国微信用户的规模将到达_________亿.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从2012年到2013年微信的人均使用时长增加了________分钟;
(2)补全2013年微信用户对“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关注度扇形统计图,在我国6亿微信用户中,经常使用户约为_________亿(结果精确到0.1);
(3)从调查数学看,预计我国微信用户今后每年将以20%的增长率递增,请你估计两年后,我国微信用户的规模将到达_________亿.
某校为了解该校九年级学生对蓝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四种球类运动项目的喜爱情况,对九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每名学生必须且只能选择最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被抽查的学生有 人;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2)在统计图2中,“乒乓球”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480名学生,估计该校九年级最喜欢足球的学生约有 人.

(1)这次被抽查的学生有 人;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2)在统计图2中,“乒乓球”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480名学生,估计该校九年级最喜欢足球的学生约有 人.
根据某研究院公布的2009~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扇形统计图中
的值;
(2)从2009到2013年,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的数量每年增长的幅度近似相等,估算2014年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的数量约为 本;
(3)2013年某小区倾向图书阅读的成年国民有990人,若该小区2014年与2013年成年国民的人数基本持平,估算2014年该小区成年国民阅读图书的总数量约为 本.
年份 | 年人均阅读图书数量(本) |
2009 | ![]() |
2010 | ![]() |
2011 | ![]() |
2012 | ![]() |
2013 | ![]()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扇形统计图中

(2)从2009到2013年,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的数量每年增长的幅度近似相等,估算2014年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的数量约为 本;
(3)2013年某小区倾向图书阅读的成年国民有990人,若该小区2014年与2013年成年国民的人数基本持平,估算2014年该小区成年国民阅读图书的总数量约为 本.
社会消费品通常按类别分为:吃类商品、穿类商品、用类商品、烧类商品,其零售总额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数据.为了了解北京市居民近几年的生活水平,小红参考北京统计信息网的相关数据绘制了统计图的一部分:

(1)北京市2013年吃类商品的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百分比为 ;
(2)北京市2013年吃类商品零售总额约为1673亿元,那么当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 亿元;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标明相应的数据;
(3)小红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绘制了北京市2010至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率统计表(如下表),其中2013年的年增长率为 (精确到1%);请你估算,如果按照2013年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000亿元时,最早要到 年(填写年份).

(1)北京市2013年吃类商品的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百分比为 ;
(2)北京市2013年吃类商品零售总额约为1673亿元,那么当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 亿元;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标明相应的数据;
(3)小红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绘制了北京市2010至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率统计表(如下表),其中2013年的年增长率为 (精确到1%);请你估算,如果按照2013年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000亿元时,最早要到 年(填写年份).
北京市2010至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率统计表 | ||||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年增长率(精确到1%) | 17% | 11% | 12% | |
2014年春季,北京持续多天的雾霾天气让环保和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美丽的北京和师生的身心健康,某校开展以“倡导绿色出行,关爱师生健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为了了解本校师生的出行方式,在本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师生,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下列不完整的两种统计图.

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 = ;
(2)已知随机抽查的教师人数为学生人数的一半,请根据上述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标明相应数据;
(3)若全校师生共1800人,请你通过计算估计,全校师生乘私家车出行的有多少人?

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 = ;
(2)已知随机抽查的教师人数为学生人数的一半,请根据上述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标明相应数据;
(3)若全校师生共1800人,请你通过计算估计,全校师生乘私家车出行的有多少人?
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在课间操期间实行“阳光跑操”活动的喜欢程度,抽取部分学生并让每个人按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四个等级对此进行评价,图①和图②是该校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统计图.经确认扇形统计图是正确的,而条形统计图尚有一处错误且并不完整.

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 ;
(2)条形统计图中存在的错误是 (填A、B、C、D中的一个);
(3)在图2中补画条形统计图中不完整的部分;
(4)若该校有6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 ;
(2)条形统计图中存在的错误是 (填A、B、C、D中的一个);
(3)在图2中补画条形统计图中不完整的部分;
(4)若该校有6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共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