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关汉卿(1220-1300)
- 王实甫(不详)
- + 马致远(约1251-1321)
- 雎景臣(不详)
- 张养浩(1270-1329)
- 郑光祖(不详)
- 张可久(约1270-1348)
- 乔吉(不详)
- 施耐庵(不详)
- 其他元代作家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小题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题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小题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题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下列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文字精练,如“枯藤老树昏鸦”不用一个动词而境界全出。 |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 |
C.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既是眼前实景,又是诗人想象,虚实结合。 |
诗歌鉴赏
【小题2】这首曲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这是一首元曲,属小令,“天净沙”是 ______名,该曲被称为“_____”。【小题2】这首曲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古诗文阅读。
【小题2】在《天净沙·秋思》这幅绝妙的晚秋图中,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美景,这与“断肠人”的愁情一致吗?细细品味后,说说自己的见解。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小令。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
B.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构成了一幅深秋的秋景图。 |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
D.此曲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心理感受以及天涯游子的愁楚悲凉。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题1】同样写秋景,刘禹锡和马致远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小题2】请分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是如何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的。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题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这首曲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人名)。【小题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具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
B.“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来,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
C.“断肠人”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
D.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小题2】诗句“小桥流水人家”在诗中有何作用。
【小题3】《天净沙·秋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请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枯藤老树昏鸦”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的画面。【小题2】诗句“小桥流水人家”在诗中有何作用。
【小题3】《天净沙·秋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___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__。【小题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鉴赏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___。(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