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大气的温度
- 大气的分层主要依据
- + 大气的分层
- 对流层的厚度
-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 空气的对流运动形成原因
- 大气层的作用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符合下列描述的是哪一层:()

(1)对流运动剧烈;
(2)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3)高度升高,温度降低;
(4)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该层

(1)对流运动剧烈;
(2)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3)高度升高,温度降低;
(4)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该层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的探月之旅。此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嫦娥一号”从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中间层 | D.暖层 |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 ________、平流层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其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________层。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星星在运动 |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
C.地球在自转 |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
以下有关大气层特点或作用的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A.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
B.臭氧层 ― 反射无线电波 |
C.暖层 ―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D.平流层 ―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
月球上有很多环形山,这是由于陨石的撞击形成的,而地球上却很少有这样的景观。这是由于地球有______,它可以和陨石发生摩擦而烧毁它们,从而避免这些“天外来客”的伤害,这就像地球外面有一层外衣,它对地球起着______作用。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 ① ② ③ 三层中, ① 为高层大气; ② 为____层; ③ 为____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___层,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___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层。
(3)③ 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____地区较厚,____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
(4)③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

(1)在 ① ② ③ 三层中, ① 为高层大气; ② 为____层; ③ 为____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___层,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___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层。
(3)③ 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____地区较厚,____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
(4)③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
下列有关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
B.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
C.大气层没有明显的上界,主体在 1000 千米高度以下 |
D.大气层的厚度为 5000 千米,此高度以上为绝对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