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震
- + 震源 震中 震中距
- 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 正确的逃生方法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读下图地震构造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A为震源深度,震源深度越小,破坏越严重 |
B.BA为震中距,震中距越小,破坏越严重 |
C.O点为震源,往往位于板块交界处 |
D.O点为地核,往往温度很高 |
关于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震源有深浅,浅源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
B.每年发生的地震中大多数是有感地震 |
C.离震中越近,破坏性越大 |
D.震级越高的地震每年发生的次数越少 |
如图所示的中国政区图中玉树县(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南部。 2010年4月14日凌晨发生4.7级地震1级地震。则玉树县大致位于浙江省东阳市的 (填“西北”或“正西”)方向。从图中可知此次地震的中心纬度是北纬33.1°,经度是东经96.7°。则该县位于 。(选填“中纬度”、“低纬度”、“高纬度”)

北京时间2012年2月16日凌晨2时34分,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北纬24.0°东经114.5°)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东源县城约34公里。
(1)地震是 运动的表现形式。
(2)若灾难发生时,你认为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①若在一楼就尽量逃到户外空旷处;
②若在楼上教室上课,来不及逃到户外,就躲在桌旁,身体要低于桌身,或躲在两张靠的很近的课桌之间的空隙中,用书包护头;
③在高桥下避震;
④若在商店里购物,要避开玻璃柜台,躲在坚固的柜台或大柱子旁。
(1)地震是 运动的表现形式。
(2)若灾难发生时,你认为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①若在一楼就尽量逃到户外空旷处;
②若在楼上教室上课,来不及逃到户外,就躲在桌旁,身体要低于桌身,或躲在两张靠的很近的课桌之间的空隙中,用书包护头;
③在高桥下避震;
④若在商店里购物,要避开玻璃柜台,躲在坚固的柜台或大柱子旁。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 的作用下,发生 或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 500 万余次,但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
(2)地震的发源地称为 ,一般位于地表以下 0-300 千米处,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称为 ,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3)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余秒钟,可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 的作用下,发生 或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 500 万余次,但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
(2)地震的发源地称为 ,一般位于地表以下 0-300 千米处,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称为 ,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3)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余秒钟,可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
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
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
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
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
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
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
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
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
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下图中地震要素表示正确的是( )


A.①震中 ②震源 ③等震线 ④震中距 |
B.①震源 ②震中 ③等震线 ④震中距 |
C.①震源 ②震中 ③震中距 ④等震线 |
D.①震中 ②震源 ③震中距 ④等震线 |
读图题:读下列示意图写出编号处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