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球
-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 土壤
- 地球上的水体
- 天气与气候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根据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气温(干球温度)相同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________,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棉纱蒸发越________.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________.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________,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________.
(3)若某天干湿球湿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


(1)当气温(干球温度)相同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________,表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棉纱蒸发越________.
(2)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________.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________,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________.
(3)若某天干湿球湿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
一气象站一天中测得以下几个时间段的气温,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的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当天气温日较差为_________ ℃
(2)若上表中的最高温TA和最低温T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气温,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时间/t | 0 t | 2 t | 4 t | 6 t | 8 t | 10 t | 12 t | 14 t | 16 t | 18 t | 20 t | 22 t |
温度/℃ | 12.2 | 10.4 | 9.4 | 11.1 | 12.0 | 17.6 | 18.5 | 21.4 | 20.5 | 18.1 | 14.4 | 13.9 |
(1)当地的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当天气温日较差为_________ ℃
(2)若上表中的最高温TA和最低温T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气温,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在该地区的卫星云图上有利于抗震救灾的颜色是()
A.蓝色 | B.白色 | C.绿色 | D.红色 |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那么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根本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 |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
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降水概率100%,风向东南风,风力二、三级转三、四级,气温20℃/8℃。对于这次预报小明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雨 | B.风是吹向东南方向的 | C.风力会越来越大 | D.当日最低气温为8℃ |
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东南季风,来自于太平洋 | B.乙是西南季风,来自于印度洋 |
C.甲、乙相比,乙影响我国降水范围更广 | D.夏季风的进退与东部雨带的推移密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