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球
-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 土壤
- 地球上的水体
- 天气与气候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比例尺是1:500 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6 cm。若在比例尺是1:200 000的地图上,A、B两地距离是多少厘米?__________
判读以下两幅图,有关AB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AB都在西半球 |
B.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A在南半球,B在北半球 |
C.A在B的西北向,A在西半球,B在东半球 |
D.A在B的西南方向,A在北半球,B在南半球 |
读经纬网图判断,四位同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小敏:我的经纬度是(20°N、40°W) |
B.小东:我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属中纬度 |
C.小伟:我同时站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
D.小雨:我地处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 |
关于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 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
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 D.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
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地的纬度________,丁地的经度________。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向。
(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千米。
(4)地球自转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________。
(5)甲、乙、丙三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

(1)写出甲地的纬度________,丁地的经度________。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向。
(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千米。
(4)地球自转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________。
(5)甲、乙、丙三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某市区部分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公园的位置可表示为(2,1),那么市政府可表示为______,动物园可表示为______,图书馆可
表示为______。
(2)商业大厦的东北方是________,客运站位于商业大厦的________方向,市政府在________的西南方向,在________的东南方向。
(3)若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0.5 cm,则火车站到中国银行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cm,实际距离为________km。
(4)找出图中两处距离相同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1)若公园的位置可表示为(2,1),那么市政府可表示为______,动物园可表示为______,图书馆可
表示为______。
(2)商业大厦的东北方是________,客运站位于商业大厦的________方向,市政府在________的西南方向,在________的东南方向。
(3)若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0.5 cm,则火车站到中国银行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cm,实际距离为________km。
(4)找出图中两处距离相同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人从南极同时沿东经40°和西经20°经线向北匀速行进,则他们( )
A.不可能相遇 | B.可能在南极相会 |
C.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 D.在赤道上相距最远 |
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要表示较小范围的区域,得采用较________比例尺的地图,图上反映的内容也就较________(填“详细”或“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