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球
-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 土壤
- 地球上的水体
- 天气与气候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对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风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
B.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
C.风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动物的行为也和风有关 |
D.风常常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所以风没有利用价值 |
读“北京,武汉,广州,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完成;

(1)根据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年较差,将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个城市分别是:A 、B 、C 、D ;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量集中在 季;
(3)我国南北方的雨季早晚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

(1)根据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年较差,将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个城市分别是:A 、B 、C 、D ;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量集中在 季;
(3)我国南北方的雨季早晚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
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
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日﹣18日天气状况,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天气预报 | 天气状况 | 风力 | 最高温度(℃) | 最低温度(℃) |
8月17日 | 晴 | <3级 | 40 | 30 |
8月18日 | 多云 | <3级 | 40 | 29 |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有关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
B.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
C.降水就是指降雨 |
D.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灯,统称为降水 |
现有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测得一座山的海拔高度,但只有温度计。聪明的同学们测得山脚的温度是28.8℃,山顶的温度是24℃;山脚的海拔高度是720米,该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如图所示,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A.a、b、c、d四地都为阴雨天气 |
B.a、d为阴雨天气 |
C.a、b、c、d将出现阴雨天气 |
D.b、c将出现阴雨天气 |
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表现为()
A.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 |
B.东部多西部少、北方多南方少 |
C.东部少西部多、北方少南方多 |
D.东部少西部多、北方多南方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