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星空
- 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 银河系和宇宙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下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


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 |
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 |
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 |
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
2018 年 8 月,美国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其最引人注目的任务是“触摸太阳”。
(1) “触摸太阳”是指探测器将穿过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写出该层名称:_____层。
(2)太阳核心处温度极高,是由于大量氢同位素原子通过_____(填“核聚变”或“核裂变”)反应变成氦原子,释放了巨大能量。
(1) “触摸太阳”是指探测器将穿过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写出该层名称:_____层。
(2)太阳核心处温度极高,是由于大量氢同位素原子通过_____(填“核聚变”或“核裂变”)反应变成氦原子,释放了巨大能量。
2019 年 3 月 20 日,今年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超级月亮点亮天空。如图所示当天的月相为()


A.新月 | B.上弦月 | C.满月 | D.下弦月 |
2019是日食大年,就全球范围而言,这一年将出现三次日食,日期分别是1月6日的日偏食、7月3日的日全食和12月26日的日环食,其中我国范围内可看到两次,一次是1月6日,可见地区主要在中东部,北方大部分地区可见“带食日出”;另外一次是12月26日,大部分地区可见不同程度的日偏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一般出现在农历初十五或十六 |
B.日食出现的原理是:当日、地、月位于一直线时,地球的阴影覆盖住了太阳,导致日食。所以日食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
C.日食持续的时间一般比月食长,有时可达一个多小时 |
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大气层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
2018 年 8 月,有史以来飞得最快的航天器“帕克”太阳探测器升空,正式开启人类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下列有关太阳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 |
B.太阳黑子是常见的太阳活动之一 |
C.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内层 |
D.耀斑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上 |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 B.月球表面有空气、没有水 |
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
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
B.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天 |
C.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 |
D.人类已完全掌握宇宙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