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星空
- 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 银河系和宇宙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据报道称:人类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有与地球一样的存在生命的行星“A”。下列关于这颗“A”行星的叙述,可能性较小的是( )
A.该行星表面应存在大气层 |
B.该行星的温度应能使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 |
C.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 |
D.该行星应有像月球一样的卫星 |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固体球 | B.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球 |
C.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 000 K | D.太阳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00倍 |
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2013年4月28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现象。所谓“冲日”是指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大行星和地球运行到与太阳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处于大行星和太阳之间。在“冲日”期间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土星,则看到的土星“星相”类似于( )


A.新月 | B.上弦月 | C.满月 | D.下弦月 |
今年的六一连接端午,让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1)读右边的月球运行轨道图,将端午节月球在运行轨道上的大致位置用圆圈画在月球运行的轨道上_______。

(2)指出端午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上面月相中的哪一个?________。
(3)月球由C处出发,经B、A、D回到C处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月相产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读右边的月球运行轨道图,将端午节月球在运行轨道上的大致位置用圆圈画在月球运行的轨道上_______。

(2)指出端午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上面月相中的哪一个?________。
(3)月球由C处出发,经B、A、D回到C处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月相产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图中的____。
(2)图中A为____,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___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图相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系,其中心天体是_ __。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____。

(1)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图中的____。
(2)图中A为____,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___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图相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系,其中心天体是_ __。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____。
今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下列对月背描述错误的是
A.月背表面温差比地球大 | B.月背表面有环形山 |
C.月背表面没有空气和水 | D.月背表面大雪纷飞 |
小科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表中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
行星 | 直径(km) | 自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天”为单位) | 公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年”为单位) |
水星 | 4878 | 59 | 0.24 |
金星 | 12104 | 243 | 0.62 |
地球 | 12756 | 1 | 1 |
火星 | 6794 | 1.03 | 1.9 |
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 |
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 |
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
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 |
彗星是太阳系中比较特殊的小天体,大多数彗星的轨道是非常扁的椭圆形,主要由_____颗粒和一些_____组成;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约_____年。
从正面和侧面看,银河系的形状分别是( )
A.球状、平面状 |
B.车轮状旋涡系统、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
C.都为车轮状旋涡系统 |
D.都为平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