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但是出现了甲地区的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乙地区的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这种“小老头树”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昼夜温差大B.降水量少C.热量不足D.土质疏松
【小题2】乙区域连片种植树木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不正确的是
A.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B.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
C.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D.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引水工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中具有全国性意义的能源资源是
A.天然气B.煤炭C.石油D.水能
【小题2】A地区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成因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表现为
A.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B.流水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C.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
D.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小题3】造成A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①干旱少雨    ②夏季北方多暴雨 ③土层质地疏松
④毁林开荒    ⑤农民修筑水平梯田 ⑥农民在沟壑打坝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4】关于该工程生态影响效益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施工产生的大量工程弃渣易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B.无助于解决受水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
C.进一步加剧沿线地区的荒漠化程度
D.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城市严重缺水的问题
【小题5】本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
A.西气东输工程B.西电东送工程
C.水土保持工程D.北水南调工程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黄河上游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如图)


资料二: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自A山脉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3)评价B地种植业发展的气温条件。
(4)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青铜峡又被称为“九渠之首”,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青铜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建设的以灌溉为主的水利枢纽,自1960年发挥灌溉效益,结束了宁夏平原两千多年来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实现灌面积达25万公顷。材料二青铜峡地理位置示意图

 
(1)银川平原有“被贺兰山护的,黄河爱的”称号,试分析原因。
(2)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该河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甚至决堤泛滥。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分析青铜峡引黄灌溉得天独厚的条件。
(4)简述青铜峡水利枢纽对银川平原农业发展的意义。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南郊区,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自古以产盐著名。盐湖所处的位置是盆地内最低处,南东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条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土台源丘陵。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4)该地为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简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当地苹果生产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