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源利用与生态平衡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特点有
A.南多北少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B.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三大平原
C.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比较集中D.煤炭资源在北方各省区较均匀地分布
【小题2】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我们
A.应该限制生产规模以适应能源短缺的现状B.应停止石油勘探和开采,全力拓宽进口的途径
C.应该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开发利用比例D.应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而今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直接关系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材料二: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发电。河西走廊作为主要的粮食产区,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

(l)简述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对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成因。
(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酒泉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4万吨的生物原料发电厂,此计划正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对此方案你赞同吗?说明你的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能源产消状况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各省区大部分能自给,储量不足但需求量小
B.南方各省区大部分不能自给,储量丰富但需求量大
C.西北地区各省区均能自给,储量丰富且需求量小
D.东部沿海大部分省区不能自给,储量不足且需求量大
【小题2】我国下列省区所采取的缓解能源短缺状况的措施,合理的有(  )
①甘肃发展风能
②四川发展水能
③辽宁加大煤炭开发力度
④东南沿海省区发展核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地区缺水最严重的是(   )
A.东南丘陵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
D.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人类需要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其中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的多金属共生大型硫化铜矿床之一。图中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图中A山脉在我国自然地理中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请说出其中的2个界线。
(2)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请提出该地区综合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具体措施。
(4)有人认为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北方地区交通与资源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矿产基地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图中虚线是八五计划期间兴建的_______铁路,它的起止点是 ________。
(3)图中圆圈代表的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下图为我国某种能源资源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资源最可能是
A.煤炭B.风能
C.太阳能D.石油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资源分布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
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隐含碳排放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某地区碳排放净转移量=输出产品隐含碳排放量-输入产品隐含碳排放量。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际隐含碳转移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部主要为转入地区B.东南部主要为转出地区
C.总体上由东向西转移D.总体上呈由北向南转移
【小题2】造成我国部分省区隐含碳排放差异的原因是
A.人口数量B.资源数量C.产业结构D.国家政策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