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其附近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过渡带。读胡焕庸线位置图及我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变化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线的东北段大致与中国哪些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吻合?
(2) 该线西南段生态环境过渡带比较狭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 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生命的避难所”等美称,简述其原因
(4) 分析2000年与1990年东西部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


(1) 该线的东北段大致与中国哪些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吻合?
(2) 该线西南段生态环境过渡带比较狭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 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生命的避难所”等美称,简述其原因
(4) 分析2000年与1990年东西部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
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地形的骨架。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小题2】上述山脉,既是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省级行政区分界线的是( )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A.秦岭 | B.天山山脉 | C.横断山脉 | D.太行山脉 |
区域差异的重要地理界线。
(1)地势三级阶梯界线
①第一、二级阶梯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三级阶梯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界线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水量与干湿区界线:
③热量界线: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______________东端,南端接近200mm年降水量线。
(4)人口分布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
(5)地形区的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山。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以______________为界。
(1)地势三级阶梯界线
①第一、二级阶梯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三级阶梯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界线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水量与干湿区界线: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青藏高原东南缘—________________。 |
(3)内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______________东端,南端接近200mm年降水量线。
(4)人口分布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
(5)地形区的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山。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以______________为界。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①②③④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小题1】关于①②③④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山脉都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
B.贺兰山脉与①②③④山脉走向一致 |
C.②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 |
D.④山脉为雪峰山脉 |
A.西侧属于闽江水系,东侧属长江水系 | B.西侧属于黄河水系,东侧属海河水系 |
C.西侧属于长江水系,东侧属珠江水系 | D.西侧属于长江水系,东侧属闽江水系 |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简称与图序①②③④相符的是( )
【小题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小题1】下列简称与图序①②③④相符的是( )
A.浙、晋、陇、闽 | B.桂、晋、陇、宁 |
C.鄂、冀、赣、皖 | D.贵、陕、甘、苏 |
A.![]() | B.![]() |
C.![]() | D.![]() |
读“沿我国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所代表的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一般发展_____农业。
(2)图中②所代表的山脉是_____山脉,走向是_____。
(3)图中③所代表的盆地中有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的_____平原。
(4)图中④代表的平原属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
(5)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何重要地理意义?(从降水、河流两方面阐述)

(1)图中①所代表的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一般发展_____农业。
(2)图中②所代表的山脉是_____山脉,走向是_____。
(3)图中③所代表的盆地中有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的_____平原。
(4)图中④代表的平原属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
(5)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何重要地理意义?(从降水、河流两方面阐述)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示山脉中,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
B.②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
D.④图所示山脉是我国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今年是胡焕庸先生提出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80周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东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少 ②西侧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较小
③东侧地区开放程度大,人口容量大 ④西侧人均资源消费水平高,人口容量小
【小题2】与黑河-腾冲线最不接近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是
【小题1】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东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少 ②西侧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较小
③东侧地区开放程度大,人口容量大 ④西侧人均资源消费水平高,人口容量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C.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 D.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森林 |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
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
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
C.③到④降水逐渐递增 |
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徐霞客旅行考察区域涵盖了
A.外流区、内流区 | B.农耕区、牧区 |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 D.湿润区、半湿润区 |
A.横断山区 | B.武夷山区 | C.秦岭山脉 | D.长江三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