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美国中北部地区几乎每年因大湖效应形成暴风雪而出现灾害。下列图1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五大湖区域简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大湖效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
C.③环节改变其上空气流性质 |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
A.1月,甲地 | B.4月,乙地 |
C.9月,丙地 | D.12月,丁地 |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左图中甲冰川是世界上少有的现在仍然“活着”的冰川,每天向东推进30厘米,在进入东侧湖泊后每天每隔20分钟都会出现冰(川)崩(塌)奇观(原先每四年才发生一次)。右图为甲冰川东进湖泊航拍图(上图)和冰崩景观图(下图)。
材料三:左图中阿根廷部分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该区气候凉冷干燥、多强风。居民多从事养羊业。
(1)简析甲冰川每天不断崩塌的原因。(2)例举阿根廷图示区域两种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并说明理由。
(3)左图中虚线框内港口为阿根廷重要的羊毛、皮革等制品出口港,简析其形成条件。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因受寒流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 | B.②处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
C.③处所在地形区易出现寒潮、飓风等灾害性天气 | D.④处北部铁矿储量丰富 |
A.东南部已形成世界巨大的城市群 |
B.中部地区乳畜业发达 |
C.西海岸地区的科技优势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D.南部形成以纺织,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
A.北美三面临海,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
B.西部高大山脉,阻挡着大西洋水汽进入,使北美降水减少 |
C.中部大平原南北贯通,有利于冷暖气流经过,造成冬夏气温差异大 |
D.北美的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
位于中美洲的萨尔瓦多被称为“火山之国”。萨尔瓦多全境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8℃;11月~次年4月为旱季,5月~10月为雨季;沿海和低地气候湿热,山地气候凉爽;山区年降水量在1800 mm以上,沿海地带约为1000 mm。下图为萨尔瓦多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l)简述萨尔瓦多的地理位置。
(2)说明萨尔瓦多多火山的原因。
(3)推测该国南部沿海地区城市分布较少的自然原因。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夹峙,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仅 24℃,成群的企鹅在这里生活,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景观。 沙漠靠海岸附近时常会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云雾,当地人称为“卡门却加雾”,这种浓雾永远 徘徊在低空,既不能变成降雨落到地面,也很难跨过海1000米左右的海岸山脉,进入阿塔 卡马沙漠腹地。智利的研究员从沙漠仙人掌的生存方式获得灵感,发明一种以网捕雾的方法,即在一张大网上布置许多极为细小的网眼,雾穿过网眼时可以凝结成水滴,再通过大网下面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蓄水桶中。

(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的原因。
(2)分析沙漠滨海地区多“卡门却加雾”,但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
(3)根据图中信息推测阿塔卡马盐湖的形成过程。

(1)智利人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原因。
(2)据图说出在冰川作用下,在科尔科瓦多湾地区会形成哪些地貌。
(3)说出智利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尼加拉瓜湖是位于尼加拉瓜国境内的一个淡水湖,水域面积8264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有大量且种类丰富的海洋鱼类(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等)生存的淡水湖。该湖通过圣胡安河与加勒比海相连,尼加拉瓜计划修建经尼加拉瓜湖连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运河(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能解释尼加拉瓜湖有大量海洋鱼类包括大型鲨鱼生存的原因是( )
A.海洋鱼类沿圣胡安河进入 |
B.尼加拉瓜湖最早是海洋的一部分 |
C.人类放养 |
D.西岸湖底有溶洞通往太平洋 |
A.年径流量变大 |
B.流量季节变化更为显著 |
C.流速加快 |
D.河口处的水域含盐量增大 |
A.北美洲 | B.非洲 |
C.亚洲 | D.大洋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