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山地南北坡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属于
【小题2】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

【小题1】该地最可能属于
A.燕山山脉 | B.秦岭山脉 | C.南岭山脉 | D.天山山脉 |
A.南坡海拔1600米附近 | B.南坡海拔1600米以上 |
C.南坡海拔1000米以上 | D.北坡海拔1000米以上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小题2】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北坡,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小题3】该山地北坡山麓的自然带是

【小题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 | B.南坡较多 |
C.北坡较多 | D.难以判断 |
A.上升气流减弱 | B.空气中的水汽减少 |
C.气温下降 | D.空气中的凝结核减少 |
A.针叶林带 | B.山地草原带 |
C.高寒草甸带 | D.灌丛荒漠带 |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2)根据图中西南侧海域等深线的分布,判断该地主要海底地形类型并说明其成因。
(3)据表归纳2008年至2012年拉丁美洲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图中A、B两地的降水资料(单位:mm)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A | 26 | 26 | 24 | 23 | 63 | 144 | 162 | 163 | 180 | 94 | 42 | 34 | 981 |
B | 40 | 30 | 24 | 44 | 154 | 288 | 210 | 216 | 296 | 145 | 76 | 58 | 1581 |
拉丁美洲国家主要进出口商品贸易增长率(%)
出口 | 2008年 | 2010年 | 2012年 |
| 进口 | 2008年 | 2010年 | 2012年 |
农产品 | 20.5 | 21.3 | 18.9 | 资金密集型产品 | 21.3 | 23.5 | 21.2 | |
矿产品、石油 | 23.9 | 37.3 | 39.3 | 工业制成品 | 16.7 | 29.9 | 25.6 | |
工业初加工产品 | 10.8 | 23.1 | 21.8 | 成品油 | 47.3 | 44.8 | 44.2 | |
出口贸易总量 | 15.8 | 27.0 | 26.9 | 进口贸易总量 | 21.4 | 30.7 | 27.6 |
(1)请比较A、B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分析造成两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根据图中西南侧海域等深线的分布,判断该地主要海底地形类型并说明其成因。
(3)据表归纳2008年至2012年拉丁美洲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以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以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描述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描述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
(3)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000 mm左右。如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
(3)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下图为某岛屿沿18°S纬线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属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共同点是( )
A.1月份降水量最多 | B.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
C.1月份气温最低 | D.8~12月的气温呈递增态势 |
A.处于迎风坡,而甲地则相反 | B.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C.径流量大,水循环比较活跃 | D.海拔高度低于甲地 |
读甲岛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和乙岛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岛相比较,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岛;甲岛在乙岛的____________方向。
(2)根据气候形成因子的分析,甲岛东侧应是_______________气候,简述其形成原因。
(3)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描述乙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4)甲、乙两岛7月都盛行__________风,但成因却有不同,简述乙岛此风形成原因。

(1)甲、乙两岛相比较,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岛;甲岛在乙岛的____________方向。
(2)根据气候形成因子的分析,甲岛东侧应是_______________气候,简述其形成原因。
(3)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描述乙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4)甲、乙两岛7月都盛行__________风,但成因却有不同,简述乙岛此风形成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海洋盐度曲线的是________;代表降水分布曲线的是________;代表海洋表面水温曲线的是__________。
(2)A处曲线向上凸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B处曲线向上凸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C处曲线下凹的原因是________。
(5)D处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E处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1)代表海洋盐度曲线的是________;代表降水分布曲线的是________;代表海洋表面水温曲线的是__________。
(2)A处曲线向上凸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B处曲线向上凸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C处曲线下凹的原因是________。
(5)D处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E处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