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年日照时数自乙地向甲地变化的是
【小题2】导致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丙地少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导致年日照时数自乙地向甲地变化的是
A.太阳高度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白昼长短 |
A.太阳高度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 |
该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
D.两地纬度差异大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近地面等温线分布图(冬、夏季相邻等温线之间差值相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
【小题2】甲地7月气温可能是( )

【小题1】对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
A.纬度 |
B.洋流 |
C.海陆 |
D.地形 |
A.30℃ | B.27℃ |
C.26℃ | D.24℃ |
读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略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
【小题2】图中等值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3】影响L1处农作物成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小题1】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
A.4000、3000 | B.6000、7000 |
C.6000、3000 | D.4000、7000 |
A.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 | B.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
C.人类活动气候类型 | D.海陆位置和地形特征 |
A.水源 | B.热量 | C.光照 | D.地形 |
气温分布受多重因素制约。下图为“我国夏季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致使A地等温线呈闭合状的主要因素为
【小题2】致使东部地区24℃和26℃等温线南凸的主要地形为

【小题1】致使A地等温线呈闭合状的主要因素为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C.海拔高度 | D.地形地貌 |
A.平原 | B.山地 | C.盆地 | D.丘陵 |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的值可能是
【小题2】造成图中0℃ 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图中a的值可能是
A.-10℃ | B.0℃ | C.10℃ | D.20℃ |
A.太阳辐射 | B.地形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洋流 |
读“欧洲1月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从等温线分布规律看,莫斯科与巴黎1月气温最大温差(T )可能是
【小题2】欧洲1月等温线总体走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从等温线分布规律看,莫斯科与巴黎1月气温最大温差(T )可能是
A.T = 10℃ | B.T = 20℃ |
C.10℃ < T < 11℃ | D.19℃ < T < 20℃ |
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与海陆因素 |
B.等温线大致海岸线平行,大气环流与洋流分布 |
C.等温线大致与山脉平行,山脉走向与海拔高度 |
D.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海陆分布与地形地貌 |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小题2】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
【小题3】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

【小题1】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 B.太阳辐射,地形 |
C.大气环流,下垫面 | D.洋流,地形 |
A.700km | B.550km | C.1100km | D.850km |
A.0℃ | B.5℃ | C.-5℃ | D.-10℃ |
读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等温线在D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可能为
①山峰 ②高原 ③湖泊 ④城市

【小题1】造成等温线在D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影响 | B.季风环流 | C.太阳辐射 | D.人为活动 |
①山峰 ②高原 ③湖泊 ④城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