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属于生长边界的是________(填代表数码);属于消亡边界的是
________(填代表数码),它是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相碰撞,形成于________板块的边缘地带,这种地形在________洋分布最多。
(3)从海洋矿产资源来看,图中①处主要有________;深海底主要有________。
(4)世界著名的渔场多分面在①处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属于生长边界的是________(填代表数码);属于消亡边界的是
________(填代表数码),它是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相碰撞,形成于________板块的边缘地带,这种地形在________洋分布最多。
(3)从海洋矿产资源来看,图中①处主要有________;深海底主要有________。
(4)世界著名的渔场多分面在①处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9年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执行中国2009至2010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当中山站的各项工作步入平稳轨道后,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综合队将乘坐“雪龙”号再次启程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小题2】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小题1】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A.19小时 | B.21小时 | C.22小时 | D.24小时 |
简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的东海岸,Y地在大洲的西海岸,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X—Y位于: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
A.富士山 | B.鲁尔区 | C.大分水岭 | D.“硅谷” |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公布了中印两国经济合作的五年规划,确立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奋斗目标。读印度主要工业和工业原料分布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2分)
(2)分析印度发展水稻种植业自然条件。(4分)
(3)分析加尔各答成为印度麻纺工业中心的区位条件。(2分)

(1)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2分)
(2)分析印度发展水稻种植业自然条件。(4分)
(3)分析加尔各答成为印度麻纺工业中心的区位条件。(2分)
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11和图12的信息,说明裂谷带存在的依据。
(2)分析图13所在国家首都的自然地理区位。
(3)读图13、图14和表3,比较M、N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1)根据图11和图12的信息,说明裂谷带存在的依据。
(2)分析图13所在国家首都的自然地理区位。
(3)读图13、图14和表3,比较M、N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读图,分析回答下面试题。

【小题1】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丹麦和美国。图中甲能源代表
【小题2】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或国家是

【小题1】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丹麦和美国。图中甲能源代表
A.风能 | B.地热 | C.水能 | D.煤炭 |
A.波斯湾沿岸 | B.俄罗斯 | C.地中海沿岸 | D.加拿大 |
图4为4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图,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经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处所属的大洋和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小题2】②处向北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
【小题3】下列地质作用在②处不明显的是()

【小题1】①处所属的大洋和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 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
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 | D.大西洋,美洲板块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山地的垂直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布 |
A.火山喷发 | B.变质作用 | C.流水侵蚀 | D.风力沉积 |
读世界两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甲城和乙城都是A 气候。该气候类型在图示区域分布面积均较小,试说明原因。
(2)甲城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线,但自然条件恶劣。不同季节该海域气象条件有何变化?为什么?
(3)乙城附近的中部地区集中了该国80%以上的人口。简述其原因。

(1)甲城和乙城都是A 气候。该气候类型在图示区域分布面积均较小,试说明原因。
(2)甲城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线,但自然条件恶劣。不同季节该海域气象条件有何变化?为什么?
(3)乙城附近的中部地区集中了该国80%以上的人口。简述其原因。
图为面积是21.1平方千米的岛国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岛国北端距赤道约( )
【小题2】在未来,该岛国最有可能( )

【小题1】此岛国北端距赤道约( )
A.50000米 | B.80000米 |
C.900000米 | D.110000米 |
A.土地沙化 | B.低温少雨 |
C.地势增高 | D.面积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