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低温冻害损失偏重。读“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由于寒潮入侵导致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粮食作物、经济林木等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被称为低温冻害。


(1)A地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平均年冻害次数偏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比较东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寒潮常常给华北地区带来暴雪天气,但华北的冬小麦生产中又流传着“瑞雪兆丰年”的民谚,意为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说明冬雪带来丰收的主要原因。
(4)茶树喜温怕冷,早春的低温冻害是影响茶树萌芽的主要灾害。福建茶农观察发现,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南京相比,成都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
A.纬度更低B.山地阻挡冷空气
C.海拔更低D.受西南季风影响
【小题2】寒潮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其主要有利影响包括(  )。
A.导致土壤结冰,利于农作物过冬
B.冬季积雪可补给土壤地下水
C.减少病虫害,提高来年农产品质量
D.气温降低,家畜免疫力降低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央气象台2018年1月11日18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受寒潮影响,12日早晨,山东大部分、河南东部、安徽北部等地最低气温降至-10℃-12℃,局部地区低于-12℃;江淮至江南东北部地区-6℃-8℃,0℃线仍位于江南南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寒潮对农作物造成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
②植树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
③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天气
④寒潮入侵时,上述地区大棚蔬菜、交通运输可能遭遇严重影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一般年份,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B.准噶尔盆地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元旦过后,一股强冷空气从我国北方东移南下,并将继续给华北、黄淮、汉水流域、江南以及华南等地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材料二:图甲为“寒潮侵入我国路径图”,图乙为“我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图”。


(1)寒潮是由于强冷空气的入侵所造成的大范围内强降温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多发生在______季,概括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2)结合图乙,描述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______,并解释其原因。
(3)该天气现象如果发生在冬末和春季天气干燥时,可能与之伴随产生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寒潮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①诱发台风、洪涝,造成交通受阻,作物受损
②寒潮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差
③低温是“天然杀虫剂”,可减轻病虫害
④雨雪天气,可缓解旱情,增加土壤水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最强寒潮来袭,中东部大部地区被“速冻”。中央气象台2019年1月30日06时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和湖北部分地区有暴雪,除东北外,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再度刷新今冬以来的气温新低。

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观点正确的是
A.南方远离寒潮的源地,此次寒潮不会受到影响
B.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C.寒潮是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在我国全年皆可发生
D.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白山两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滞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小题2】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央气象台在2018年1月3日18时发布入冬以来首个暴雪橙色预警,4日6时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预计4日08时至5日08时,河南中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大部、江苏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雪。这是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锋的结果,与此同时,京津唐地区的人们却只能羡慕上述地区的人们“晒”各种雪景。下面为2018年1月3-5日北京和安徽六安市天气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40°N,116°E)海拔43.5 m

六安(31°44′N,116°30′E) 海拔75 m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2018-01-03

2

-5

多云

0

0

暴雪

2018-01-04

0

-8

1

-1

暴雪

2018-01-05

3

-6

1

-4

 

 

【小题1】本次降雪过程,纬度更高的京津唐地区没有出现大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势力弱B.锋面位置偏南
C.受高压脊控制D.气温偏高
【小题2】依据表格信息判断,所示日期内影响两地气温日较差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天气状况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海拔高低
【小题3】本次暴雪天气对六安地区冬小麦越冬非常有利,主要是因为( )
A.低温减轻虫害B.积雪覆盖提升地温
C.积雪融水补墒D.积雪融水增加灌溉水源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0分) 阅读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各题。
2009年11月9日至12日,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等地先后出现暴雪过程。截止到12日14时,过程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河北石家庄市,达到94毫米。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多个地区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根据初步评估,此次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

(1)下列表示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本次天气过程有关的是 。(2分)

研究表明本次暴雪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暴雪发生时赤道中东附近海域水温将  。(2分)
A.增高
B.降低
C.时而增高时而降低
D.不变化
 
试分析沈阳与长春相比形成暴雪的自然原因。(2分)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本次雪灾的影响。(4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O℃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O℃的一条曲线。下图是2014年12月2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我国部分地区24小时降水量预报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日雨区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锋面雨B.地形雨
C.对流雨D.台风雨
【小题2】图示季节,霜冻天气易出现在
A.阴雨绵绵的夜晚B.晴朗无风的凌晨
C.乌云密布的山区D.微风轻拂的江边
【小题3】图中四地农业生产区,受此次霜冻影响最大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