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軎与防治)

风暴潮可以冲毀海堤,吞噬码头、工厂和村镇,是一种能够构成巨大威胁的海洋灾为有效抵御风暴潮。

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9年第2号台风“蝴蝶”,于2月20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此季节生成的台风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小的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且势力强B.台风源地位于赤道附近,距离远不易到达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在台风移动路径上D.我国东部近海表层水温低,台风不易生成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风暴潮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是
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
【小题2】引起该省超警戒风暴潮灾害天气主要是
A.寒潮B.台风C.洪涝D.海底地震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泥石流B.干旱
C.洪涝D.台风
【小题2】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的季节是
A.春季和夏季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D.冬季和春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8月7日第9号台风“利奇马”抵达浙江东南部,并正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往西北方向移动,到8月14日一路北上到达冀辽,对我国多省市地区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下表为1949-201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台风个数(单位:个)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统计项目
夏季
秋季
生成台风个数
783
755
超强台风个数
128
211
超强台风占比
16.3%
27.9%
 
【小题1】与“利奇马”向西北方向移动登陆联系最密切的是
A.低纬东北信风推动B.赤道低气压带吸引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推动D.副极地低气压带吸引
【小题2】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秋季超强台风个数多于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低纬海区海水温度较高B.地表摩擦力减小
C.副热带高压增强D.副热带高压减弱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麦德姆”是我国2014年第一个北上台风,给部分地区特别是台湾带来暴雨等严重的灾害性影响。气象专家发现虽然台风强度变化可能是多个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当一个成熟的台风趋向登陆时,地形的改变对其强度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气象专家通过模拟台湾山脉高度变化对台风“麦德姆”降水量进行了研究,下图是研究形成的24小时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左图为实际降水量,右图为当台湾山脉为0.5倍高度时的模拟图。


(1)据图说明台湾山脉对降水的影响。
(2)分析台湾山脉导致台风影响强度变化的原因。
(3)针对台风带来的暴雨灾害提出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浙江省大部地处浙闽丘陵,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下图反映了当地近30年来此类地质灾害的各月多年平均发生频次。

读图回答问题。

(1)从季节差异看,当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出现的状况是什么?
(2)每年6、7、8三个月内,当地地质灾害发生次数有较明显差异。从当地气候条件看,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我国台风登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   )
A.东北B.西北C.内陆D.东南沿海
【小题2】防御台风所采取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
A.加强监测预报B.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C.建设沿海防护林D.沿海地区人口迁移到内陆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北太平洋是地球上形成台风最多的海域(左图)。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在强大的副高引导下(右图)登陆我国,造成近30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约52亿元。

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供应、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等是台风形成的重要条件。当台风遭遇较弱冷空气活动时,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往往使台风风力增强、降水增多,但较强的冷空气活动会破坏台风结构,使其减弱甚至消失。通常副高外围气流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引导气流,台风在其影响下,多沿副高边缘移动。


(1)分析赤道和 30°N 附近台风形成较少的原因。
(2)推测台风“山竹” 最可能在我国登陆的省区,并说明理由。
(3)分析与夏季相比,西北太平洋秋季台风登陆位置偏南,且超强台风更多的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8年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袭击香港,引发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暴潮,造成相当大的损害,由于防备工作准备充足,香港特区整体上安然度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8年9月15日,香港岛外海上出现了巨浪,其主要成因是(  )
A.台风活动带来的强风吹拂
B.洋流运动引起的海水波动
C.夏季风带来的风暴增水
D.海底地震导致的海水猛涨
【小题2】下列现象不会导致风暴潮发生的是(  )
A.台风侵袭B.温带气旋活动
C.强风恰遇涨潮D.火山爆发
【小题3】下列措施属于防御风暴潮的工程措施是(  )
A.修建防波堤B.建设防护林
C.及时发布预报D.严格管理沿岸各种活动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