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09年至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图示地区干旱范围变化特点。(4分)
(2)简述昆明市气温、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有什么不同以及本次干旱的突出特点。(6分)
2009年至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图示地区干旱范围变化特点。(4分)
(2)简述昆明市气温、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有什么不同以及本次干旱的突出特点。(6分)
2010年10月~2011年2月我国华北大部及江淮北部等地区遭遇旱情。图为“2011年1月29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干旱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河北、山东、北京
B.陕西、北京、天津、安徽
C.湖北、河南、安徽、江苏
D.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小题2】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
B.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位置持续偏北
C.亚洲高压势力强,沙尘暴频繁影响我国
D.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暖冬,蒸发量增大【小题3】此次干旱对冬小麦影响较大。对冬小麦产量进行预估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小题1】干旱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河北、山东、北京
B.陕西、北京、天津、安徽
C.湖北、河南、安徽、江苏
D.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小题2】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
B.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位置持续偏北
C.亚洲高压势力强,沙尘暴频繁影响我国
D.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暖冬,蒸发量增大【小题3】此次干旱对冬小麦影响较大。对冬小麦产量进行预估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气象干旱是指某时段内,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了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读我国两地区气象干旱分布图,回答:
甲、乙两地区的旱灾都会对其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但从发生的时间看, 地区的旱灾对其农业生产影响更大。比较分析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6分)
(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6分)
(3)2009年11月以来,⑤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结合下表,简述⑤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8分)



材料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6分)
(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6分)
(3)2009年11月以来,⑤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结合下表,简述⑤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8分)

(14分)材料一 2010年9月11日以来的80多天里,山东省临沂市的降雨量仅为5.8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94%,达到严重气象干旱等级。
材料二下图为河南省2010年12月11日实测土壤相对温度分布图(单位:%)。

⑴试分析山东、河南等省冬季旱灾多发的原因。
⑵下列关于材料二的分析,正确的是 。
材料二下图为河南省2010年12月11日实测土壤相对温度分布图(单位:%)。

⑴试分析山东、河南等省冬季旱灾多发的原因。
⑵下列关于材料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分析唐代华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2)如今干旱已成为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最大障碍之一。试指出该地区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季节,并简述成因。
下图为华北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示意图。

(1)根据材料分析唐代华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2)如今干旱已成为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最大障碍之一。试指出该地区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季节,并简述成因。
读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4分)
(2)2012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造成粮食作物枯死、人畜饮水困难。从长远来看,西南地区抗旱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6分)

(1)简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4分)
(2)2012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造成粮食作物枯死、人畜饮水困难。从长远来看,西南地区抗旱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6分)
旱灾是我国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冬麦主产区的抗旱保苗工作中,气象部门曾数次提醒农民谨慎浇灌,当时主要是担心
【小题2】对我国干旱季节分区的正确认识是
【小题1】我国冬麦主产区的抗旱保苗工作中,气象部门曾数次提醒农民谨慎浇灌,当时主要是担心
A.盐碱地面积会增加 | B.气温偏低导致冻害 |
C.地下水位变化过大 | D.水源不足造成浪费 |
A.东北地区以夏秋连旱为主 | B.华北地区为全年干旱区 |
C.江淮地区以伏秋连旱为主 | D.西南地区为四季无旱区 |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造成严重的干旱。试分析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及旱灾造成的危害。
2013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造成严重的干旱。试分析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及旱灾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