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 + 城乡规划
- 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
-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A.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 B.减少城市疾病流行 |
C.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
①城市地下排水管分布图 ②城市道路分布图
③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④城市行政区划图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读德国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时间距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用的时间距离参照物是( )
A. 公交车 B. 步行
C. 跑步 D. 自行车
(2)将下面A、B、C、D、E、F、G、H、I所代表的内容填入图中相应的横线上。
A.医院 B.中学 C.仓储超市 D.幼儿游戏场
A.幼儿园 | B.教堂 | C.小学 H.商业中心 I.儿童游戏场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3)由(2)题得知,在图上没有反映出来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是( ) A. 教育 B. 金融、邮电 C. 文化、体育 D. 行政管理 (4)从图中反映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设施有不同的________和________,从而在空间布局上的表现各自特点。 (5)该社区布局幼儿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
材料1:北京部分比赛场馆分布图。

材料2:经调查海淀区的高等学府共80所,其中“211工程”14所,占北京总数的70%;两院院士151位,长江学者149位,占北京的93.7%;医疗卫生机构1034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约占全市的30%。
(1)海淀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________为主,为发挥其最大的功能,除大学外还应布局________等设施,原因是什么?
(2)天安门广场对提升北京市文化品位有何意义?
(3)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建设,体现了历史文化名城和自然风貌的和谐,试从自然、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影响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下图为“某城市总体规划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为________用地,其功能主要有________。
(2)为优化城市规划,最需调整________布局,理由有________。
(3)简述未来城市规划中协调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
随着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许多城市都同时面临着旧城更新和新区开发两大发展任务。旧城更新着眼于城市老城区功能的更新与城市文化底蕴的保存,新区开发旨在承接老城区过剩城市功能,并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新区建设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直接经济效益,而旧城更新更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社会效益、宏观效益及长远效益。下图为旧城更新与新区开发协同发展的内涵关系图。

(1)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就编制过程来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2)由图可知新城区建设相对于老城区具有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劣势有________ 。
(3)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当前城市发展面临________与________两大发展任务。
(4)图示新旧城区的可持续协同发展的重点举措有________。
材料 1: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信息化技术的 发展以及郊区的低税率,美国人开始大量向郊区迁移。新城市主义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城市无限度向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其核心 思想是重视区域规划,以人为中心,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环境的和谐。
材料 2: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 米或 5~10 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 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

(1)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
的问题。
(2)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适宜于
A.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 | B.中等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
C.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 | D.城市群的合理布局 |
(4)谈谈新城市主义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目标。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提出: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______、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读图可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均位于京津冀区域的______区。
(3)随着雄安新区承接中央直属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在内的非首都功能,同时有大量人口迁入雄安,其对雄安发展产生的影响有______。
(4)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目的有(双选) (______)
A.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
B.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 |
C.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
D.根治京津冀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