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陕西省重要的旅游城市,有黄帝陵、钟山石窟、宝塔山、枣园
革命旧址等,现在延安每年接待游客量超过4000万,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延安经济增长的主
要方式。下图为延安市及周边景点分布图。

分析延安市主要旅游资源具有的价值并分析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花山岩画展现了壮族先民骆越族人生活和宗教仪式的场景,绘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岩画与其依存的喀斯特地貌、河流、台地一起,形成“岩画—山—水”的和谐的视觉效果,使人得以一窥过去在中国南方盛行一时的古文化仪式原貌。绘制者在万仞崖壁上持续、有意识地作画,作画位置之奇险,难度之大,举世无双,图像数量多达2600多个,岩画大部分为赭红色的图案,以人物形象为主,与黄黑色的崖壁形成鲜明对比。下图为花山岩画临摹图。

分析花山岩画的旅游价值及其保护面临的主要自然挑战。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7年11月,北京101中高二年级全体同学将前往西安游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说出图中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
(2)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分别说明两种类型的分布特点。
(3)分析图示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
(4)同学们将乘坐高铁前往西安,从旅游者,旅游业及西安旅游发展的角度,分析高铁的发展对西安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5)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展示文物的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客流经常超出接待能力,黄金周时游客需要早6点排长队换票。列举陕西省博物馆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安,古称长安,中国十大古都之首,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连接中西方的古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历史文化的代表。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时间长达千年以上,其中,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秦、汉、隋、唐时代均以此为都城。
简述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的价值和对西安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旅游地理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旅游资源以“三城、二塔、二洞、一寺、一湖、一墓、一庙、一风情”为主要代表,旅游景区景点共有8大类939处。2016年,商洛市共接待游客3734.77万人次,比2015 年增长1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9.81亿元,增长14.3%。下图为商洛市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

商洛市旅游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五指峰又名井冈主峰,是井冈山的主要象征,山峰并列如五指,因而得名。有石壁耸立的仙姑崖,有如老猴攀枝的猴子峰,有酷似老鹰啄食的鹰嘴峰,有如大鹏展翅的大鹏峰,群峰竞秀、山石奇特、飞瀑流泉、云海翻滚、神奇非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旅游景观与五指峰的类型一致的是(  )
A.钱塘江大潮B.北京天坛
C.武陵源D.海南红树林海岸
【小题2】1962年3月,朱德重上井冈山,题写了“天下第一山”的条幅,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具有(  )
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
C.经济价值D.历史文化价值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下正值西藏传统旅游旺季。从6月下旬开始,进藏游客人数陡增,每天都在4 000人次以上。拉萨市内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等景点,游客爆棚,迎来人气高峰。下图为西藏旅游示意图。

说明西藏吸引游客的主要特色旅游资源,并分析在每年8—9月份旅游过程中需要携带主要物品的原则及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避署城市排名中,哈尔滨排名第四名。哈尔滨(地处44°04′N—46°40′N)为东北陆空交通的枢纽,素有“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内建筑中西合壁,格调鲜明,夏日游览松花江、太阳岛、伏尔加庄园;畅饮哈尔滨啤酒、格瓦斯(饮料),品大东北红肠、马迭尔冰棍,使人署意全消。
分析哈尔滨夏季能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家住遵义的小明利用假期时间,游览了西藏与海南两大旅游地,被两地的风光深深吸引。回家后,小明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到海南游客数量大大多于西藏,准备写一篇关于两地游客数量差异的地理小论文。
(1)列举小明了解游客数量差异的可能渠道。
(2)比较两地的旅游旺季,并说明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下图是南京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
(2)指出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
(3)分析图中旅游地的特点可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什么得以提高?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