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指出,我国海水入侵等缓发性海洋灾害依然比较严重,海水入侵次数有所增加。下图为海水入侵示意图。

说出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原因及危害。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北部,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等。东北部为掸邦高原,介于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之间的伊洛瓦底江平原,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材料三:缅甸雨量丰沛,降水多集中在5至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但中部年降雨量不足1000毫米,是缅甸的干燥地带。
材料四:海水透明度是海水之美的基本要素,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程度。丹老群岛位于缅甸的最南端中南半岛沿海最大的岛群,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原始生态群岛之一,这里海水透明、湛蓝,被称为世界上顶级潜水胜地。
(1)分析伊洛瓦底江航运价值比萨尔温江高的原因。(2)分析缅甸中部地区成为该国的干燥地带的原因。
(3)简述丹老群岛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4)丹老群岛,介于北纬9°30'-13°10'之间,岛上阳光普照,光热充足,请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上,用粗黑实线描出最北端的岛屿朝北窗户正午时采光较好的时段(并标注起止点及对应纬度)。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A.南方近岸海域 | B.城市近岸海域 |
C.北方近岸海域 | D.乡村近岸海域 |
A.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 B.加剧污染程度 |
C.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 D.减轻污染程度 |
材料一 2018年1月6日,一艘油轮在长江口外160海里与一艘货轮意外相撞,燃烧数日后于14日沉入海底。
材料二 下图中图甲为我国东部某海域示意图,图乙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

(1)杭州湾以南以____________海岸为主。图中M处海底50m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____________;N处海底地形属于____________。
(2)以30°纬线为界,总体来看,图示海区南部海水盐度比北部_______ (高、低);淮北盐场____季产盐量最大,具体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从海洋权益角度看,油轮事故点海区属于我国的____________;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影响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
材料一:涠洲岛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中部,从地质状况来看,涠洲岛为玄武岩台地,地表微微起伏,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紫红色玄武岩风化物。如图为“涠洲岛示意图”。

材料二:珊瑚栖息于微盐、水面平静、水质清澈、光照充足、水温为25℃~27℃的浅海岩礁中。涠洲岛是全球珊瑚礁分布的北缘。随气候变化,全球珊瑚礁正在不断减少。我国科学家正在涠洲岛海域进行人工繁育珊瑚的多项实验,力图拯救涠洲岛海域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1)图中A处海底地形为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2)据材料推测,涠洲岛属于________岛,判断理由是_______。
(3)涠洲岛海区珊瑚的分布特征有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涠洲岛培育珊瑚的意义有________。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图1为“我国东部某海域示意图”图2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

(1)N处所属的海底地形类型为______,其特点是_____。图中M处海底50m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______。
(2)淮北盐场_________季产盐量最大,分析其原因。
(3)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等,请提出解决的对策。
A.(海洋地理)阅读北海及周边地区简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1)甲地区海岸类型为 ,形成原因是 。
(2)目前北海地区开发的的资源有 。
(3)乙国某些海域因太平洋生蚝入侵而泛滥成灾,说明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带来的影响。
(4)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北海地区经常发生风暴,形成高达数米甚至10米多的风浪。荷兰应如何减少此类灾害造成的损失?

材料一: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
(1)材料中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 ,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 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 和 。
(3)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请说明原因。
(4)从图中可知,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 和 ,请说明主要原因。
材料:“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2007年12月被打捞出水。

(1)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附近的海底地形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3分)
(2)沉船被打捞出水的时期,该海域的洋流流向主要是__________。(1分)
(3)阳江与广州附近海水盐度较大的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2分)
(4)香港、澳门填海造陆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填海造陆主要是利用了海洋的_________资源。(2分)
(5)近年来,阳江政府限制海水养殖规模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2分)
材料一我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载人深潜器,其实际下潜最大深度达 7062 米,创造了载人深潜的世界记录。下图中标★处为“蛟龙号”当时下潜位置。

材料二下图是南太平洋等盐度线、等温线及赤道附近的沃克环流示意图。


(1)“蛟龙号”下潜处的地形是 ,该地形的形成原因为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海水温度的变化特点符合下图中的 曲线。(3 分)

① ② ③ ④
(2)“蛟龙号”担负着海底资源的勘探任务。海底矿产资源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为。(2 分)
(3)深海活动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有 。(2 分)
(4)上图中C处盐度高的原因是 。(1分)
(5)试从洋流的角度解释沃克环流的形成原因。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