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作是“太平洋冰窖”,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形成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下图为鄂霍次克海位置示意图。


(1)分析鄂霍次克海被称作“太平洋冰窖”的原因。
(2)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是__________。鄂霍次克海浮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_____
(3)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请评价鄂霍次克海海冰资源开发的条件。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伶仃洋位于我国广东省珠江口,在其周边分布有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东莞市、中山市等经济较发达城市,紧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表是伶仃洋海岸线的类型与长度统计表(单位:km)


(1)说明伶仃洋海岸线的变化特点。
(2)分析伶仃洋海岸线变化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

(1)材料中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 ,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 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
(3)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请说明原因。
(4)从图中可知,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 ,请说明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海洋地理]钓鱼岛列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渔场的一部分。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单位:米)。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钓鱼岛和台湾岛从成因上看属于_______。
(2)与P地相比,钓鱼岛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___、盐度____,其原因是_______。
(3)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较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
(4)钓鱼岛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作为中国的固有领土,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些年来,人类的狂捕滥捞量超出了资源的承载力,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今后应走的道路是(   )
A.近海捕捞B.远洋捕捞
C.捕养结合D.海水养殖
【小题2】我国休渔的最佳季节是(   )
A.夏季B.冬季
C.秋季D.春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
【小题2】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海洋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其中(   )
A.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盆中
B.大陆坡埋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C.近岸带为锰结核最主要的分布区
D.金属矿产在大陆坡上最为富集
【小题2】图中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
A.海水淡化工厂B.海洋化工
C.潮汐发电D.滨海旅游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洋地理]图16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题1】从天文角度看,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其中 位于中间。
(2)【小题2】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 。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    
(3)【小题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目前,海洋动力资源开发不广泛的原因是(   )
A.蕴藏能量比较有限,开发价值不大
B.有污染,大规模开发会带来比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C.能量密度比较小,需要比较大的投入
D.能量分布在远海,难以开发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属于海岸带的数字有___________ ;
(2)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分布在图中字母A、D两处的矿产资源是:
A处_________ ;D处___________ 。
(3)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 海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处位于江苏沿海,为防风暴潮,有人建议广种红树林,你认为合适吗?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