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题。


图①中的水域是(  )
A.北海B.南海C.阿拉伯海D.墨西哥湾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大航海时期到来的标志是(  )
A.我国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
B.葡萄牙人达·伽马从大西洋绕过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
C.意大利人哥伦布4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
D.英国人库克4次进行海洋探险,首次完成了环南极航行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两题。

①遣振(童)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②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4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

③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66人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起航,开始了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

④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完成环球航行考察。

上述四个事件中,被认为“奠定了海洋科学基础”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题。

从海域③的位置看,它属于 (  )
A.边缘海B.内陆海C.陆间海D.海峡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5年~1927年使用回声测深法发现了北大西洋中脊,它将大西洋从中央一分为二。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海底岩层的地磁进行了大量测量,1963年瓦因与马修斯提出了地磁条带分布成因与大洋中脊形成的假说。

(1)以上事件表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处于(  )
A.“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时代B.海洋探险时代
C.科学研究时代D.大航海时代
(2)通过以上材料,说明海洋探索的重要意义。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们的认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麦哲伦是________(国家)的航海家。读“航线图”回答:________年他的船队从________出发,渡过________洋,绕过________洲南端,进入________洋;后又经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________角返回,成功地绕地球一周。
(3)早在________年,著名的航海探险家________就进行了一次横渡大西洋的远航,他从________出发一直西行,目的是去________、________等东方国家寻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坚信地圆说,认为目的地虽在欧洲东方,一直向________航行也可到达,结果成功地发现有美洲大陆。有趣的是,第一次航行共用了37天到达美洲,次年再去美洲,仅用了20天就到达了。原来,第一次是逆着________(填洋流名称)航行的;第二次是顺着________和________航行的,因而时间缩短了许多。此后,欧洲人就经常利用后一条航线去美洲经商。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
A.半年B.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0年5月15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港出发,途经下图所示国家和地区,总航程3万多千米,历经4个月,于2010年9月23日返回青岛港。

据此回答下题。

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计划依次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再返回青岛。它将先后途径(  )
A.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
B.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由长城站往东,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全球不同纬度的海陆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题。

全球海洋在不同纬度所占比重(  )
A.60°N大于60°SB.赤道地区最大
C.40°N大于40°SD.均在50%以上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