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
A.23∶55 | B.17∶55 | C.11∶30 | D.11∶55 |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处表层的海域 |
B.①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和沙矿 |
C.③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 |
D.④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 |
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盐场 ②潮汐发电 ③钻井平台 ④海上工厂
⑤海洋捕捞 ⑥海上旅游 ⑦海洋运输 ⑧海底隧道
⑨石油、天然气 ⑩藻类 ⑪蟹类 ⑫贝类
⑬海底居室 ⑭锰结核 ⑮海水制取镁、钾、溴、碘、铀等 ⑯鱼类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内。

(2)以上图表反应了海洋资源的________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________开发,避免片面开发。
(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①盐场 ②潮汐发电 ③钻井平台 ④海上工厂
⑤海洋捕捞 ⑥海上旅游 ⑦海洋运输 ⑧海底隧道
⑨石油、天然气 ⑩藻类 ⑪蟹类 ⑫贝类
⑬海底居室 ⑭锰结核 ⑮海水制取镁、钾、溴、碘、铀等 ⑯鱼类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内。

(2)以上图表反应了海洋资源的________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________开发,避免片面开发。
(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A. 目前海水的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
B. 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风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
C. 目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工业规模的是深海锰结核 |
D. 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径 |
关于波浪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而言,夏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最大 | B.波浪能一年四季都可用 |
C.波浪能具有稳定的特点 | D.波浪能比太阳能、风能都易开发 |
读“澳门部分地区围海造陆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澳门地区近百年来土地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其围海造陆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还需要经过充分的________。
(2)在我国台湾东部沿海模仿澳门那样的大面积围海造陆是否可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围海造陆是缓解________矛盾的重要途径。

(1)澳门地区近百年来土地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其围海造陆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还需要经过充分的________。
(2)在我国台湾东部沿海模仿澳门那样的大面积围海造陆是否可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围海造陆是缓解________矛盾的重要途径。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
A.初八 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八
(2)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1)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
A.初八 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八
(2)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2016年7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入水后在深度为5182米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之后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采样等工作。读下图,回答问题。
许多国家将深潜的深度定位在5000米,甚至7000米,这是因为( )

许多国家将深潜的深度定位在5000米,甚至7000米,这是因为( )

A.深度越大,海底生物资源越丰富 | B.深度越大,所能探测的海洋范围越大 |
C.深度越大,多金属结核分布越密集 | D.深度越大,水下环境的安全性越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 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________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________。
(3)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________、________(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 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________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________。
(3)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________、________(洋流)漂向欧洲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