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初,美国部分地区经历了持续多日的暴风雪和冰冻天气,美国中西部地区经历了-35℃的超低温天气,受灾严重的范围广。下图是美国地形简图。

(1)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受灾范围广的原因?
(2)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对美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3)简述美国中西部冬小麦防御低温冻害的措施。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B.旱灾
C.洪涝 D.寒潮
【小题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
【小题3】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该要考虑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D.震源深度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表明该地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小题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
【小题3】有关图示滑坡频率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1—7月逐月增加
B.各月每天都有滑坡发生
C.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负相关
D.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煤矿开采中矿难死亡率全球居冠,不同的作业区域往往发生的灾害有差异。

读图,分别指出甲、乙、丙兰个采煤作业区最可能遇到的灾害并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自然灾害与防治】
涝渍灾害是指因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水文灾害。右图是我国涝渍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形成我国涝渍灾害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2)简述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的发生。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2010年6月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
A.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造成水灾
B.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泥沙淤塞严重
C.围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增强
D.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小题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造林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甲图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乙图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
②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③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2】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乙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表,分析后回答问题。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主要灾害种类
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
酸雨、雪灾
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
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
干旱、洪水、水土流失
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
 
【小题1】欧洲农业灾害明显较少且少有干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湿且稳定
B.地广人稀,务农者少
C.北部高山阻挡冷气团入侵
D.用先进科技改造环境
【小题2】欧洲和北美洲出现同样的农业灾害,可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A.都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
B.工业化程度高
C.森林覆盖率低
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理—自然灾害】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31次。地震震中位于博克拉,该城市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著名旅游胜地。震中附近为山地破碎地形,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风险极高。震区建筑物抗震性能很差,建筑物类型以砌石结构、土砖房为主。该地震是浅源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汶川地震的1.4倍,受灾范围近20万平方公里。
(1)此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哪些?
(3)如何降低地震灾害?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