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10分)

材料二:下图为B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读材料一,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4分)
(2)读材料二,说明该湖区1950—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3分)
(3)简述该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产生的环境影响。(3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
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
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0倍
B.4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C.岩石发生断裂释放震波的地方叫震中
D.一次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一样的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风暴潮灾害不仅居我国海洋灾害之首,而且已成为威胁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1950—2000年的17次特大风暴潮大多发生在天文大潮期间。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三 下表为渤海某类风暴潮次数的季节分布表(1950-2000年)。

(1)影响我国的风暴潮主要有________季节的________和________季节的________两种,图中①②海域以________为主,④⑤海域以________为主。
(2)据材料分析渤海沿岸风暴潮频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3)我国特大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分析④海域易发生特大风暴潮灾害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新网2010年2月26日电  北京时间2月26日12时42分许,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发生5.0级地震,目前尚未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有关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致灾因子B.是孕灾环境
C.是自然异变D.是自然灾害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小题2】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
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
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称为高温,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酷暑。下图示意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该月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大小,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该月两地降水均较少的原因。(6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我国管辖海域发生了15次台风风暴潮,较往年明显偏多。“天兔”和“菲特”风暴潮使东南沿海多处发生溃堤、海水倒灌现象,60年来绝无仅有。

(1)比较漳州沿海地区两次风暴潮的强弱,并分析其原因。(6分)
(2)为减轻沿海风暴潮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4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2014年入汛以后部分地区主要降水、高温天气分布图。

分析川渝地区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小题2】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