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晋陕内蒙古区煤炭南运通道”,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其农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左图中产煤区的煤要运到福州港,请说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2)请简要叙述“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给C市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作为煤炭输出地的晋、陕、内蒙古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4)试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止于中国黑龙江大庆,全长近1000千米。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运输方式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优势是
A.投资小B.运量小
C.连续性强D.灵活性好
【小题2】我国建设该管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小题3】该工程中国境内段,建设存在的困难是
①冻土分布广 ②林区线路长 ③高寒缺氧 ④冬季时间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核电增长图

材料三: 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

(1)线路①油气主要来自 ______ 地区,线路④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国家)。
(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
(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管道从武威到郑州段为什么不走直线,而向靖边一带凸出?若沿图中虚线修建,与现有路线相比,有何优势?
(2)山西是能源大省,除了通过公路、铁路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以何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3)指出图中A城市的地域形态,并分析形成原因。
(4)简要分析B城附近地区成为重要农业区的主要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1975~2014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点位:km2)。

(1)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是________。该主体工程的资源输出地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____________,该工程建设对当地的意义有哪些?______________。
(2)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全球欧洲之外第一个海上风电并网项目,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说明东海风力发电场布局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
(3)说出21世纪以来鄱阳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该变化对湿地生态功能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始输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小题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持续消融,人们开始开辟北极航道。特别是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建后,走北极东北航道成为常态。中俄计划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开展北极航道合作,使白令海峡成为北方的“马六甲”。

材料二:北极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中俄合作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地处北极圈内鄂毕湾西侧的亚马尔半岛。半岛地表60%为沼泽和湖泊,平均海拔50米,沿海大部是低平的沙岸。冬季寒冷而漫长,永冻层厚度达300至50米,暴风雪天气频繁。液化天然气工厂由多个模块构几个国家建造,现场组装。中国企业承抗了85%的模块建造,还参与了钻机和具有破冰功能的运输船的建造。我国企业承建的模块,钻机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运抵亚马尔,用时16天左右,比走传统航道缩短近20天,伴随着该项目的投产,俄罗斯天然气的产量将增加2.5倍,开采液化和海洋运输实现了技术升级,每年可向我国稳定供应400万吨液化天然气。

材料三:“北极航道”及“亚马尔半岛位置”图。

 
(1)指出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建设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对于中俄两国是双赢的选择,亚马尔天然气项目是“共建、共享”的鲜明例子,分析亚马尔天然气项目的建设对中俄产生的积极影响。
(3)有人推测自令海峡会成为北方的“马六甲”,请帮忙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俄天然气合作协议,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累计30年,总价约为4000亿美元。如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6年5月23日签署了逐步延长公务人员退休年龄的法案,该法案将男性的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5岁,女性的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至63岁。
(1)图示区域的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植被以     林为主。与中国长三角地区相比,其风化壳较 (厚/薄)。
(2)由轮南向东南到北京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为
(3)俄罗斯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延长公务人员退休年龄主要针对的人口问题是
(4)简述中俄天然气合作对中国能源安全和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大工程中,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能源供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_。   
(3)西气东输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   
(4)从新疆轮南到北京,地面依次呈现自然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分异规律。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简图,其中虚线圈出的甲、乙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材料二:下表为1978-2010年①河上游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统计表。


(1)河西走廊分布大量绿洲主要体现了 分异规律,其补给水源主要是
(2)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需要挖开地表,容易造成河西走廊 ,从而导致土地
(3)甲、乙是我国西电东送 线工程中的能源基地,与甲地相比,优先发展乙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近,可减轻 压力。
(4)1978-2010年①河上游径流量逐渐减少,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角度简析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