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甲、乙、丙分别表示农、牧、林三大部门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2015年11月2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总装下线,实现了国产客机技术突破。如果甲、乙、丙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科技因素、交通因素、市场因素,下列最能代表该公司选址在上海的是

【小题1】若甲、乙、丙分别表示农、牧、林三大部门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农业模式最适合在陕北推广 |
B.内蒙古的农业结构与图中③相似 |
C.新疆的农业结构与图中④相似 |
D.③发展种植业的水热条件优于①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菁蓉镇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0千米,曾经是传统产业工人的宿舍园区,随着产业布局的调整,有100多万平方米的宿舍楼和配套设施闲置。2015年年初,成都市启动“创业天府”计划,吸引当地创业者前来安营扎寨。截至目前,该镇聚集了近900个创业项目的万余名创客,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创客小镇初具雏形。结合菁蓉镇地理位置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菁蓉镇曾经的产业类型为( )
【小题2】菁蓉镇转变为创客小镇主要依托于( )
【小题3】2015年初,成都市“创业天府”计划中,最有利于启动创客创业的举措是( )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菁蓉镇曾经的产业类型为( )
A.资源密集型 | B.劳动力密集型 | C.资金密集型 | D.原料密集型 |
A.地理位置 | B.高等院校 | C.产业基础 | D.便利交通 |
A.建立高等院校 | B.美化当地环境 |
C.建立创新机制 | D.引进海外人才 |
有学者指出,在世界新一轮产业升级中,“中国制造”竞争压力将增大。下表为“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压力变化的四种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材料分析,中国制造业面临压力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上表四种模式的国家中( )

【小题1】据材料分析,中国制造业面临压力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成本逐渐升高 | B.产能过剩 | C.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 D.消费饱和 |
A.巴西、俄罗斯的问题都是劳动力短缺造成的 |
B.法国和意大利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
C.英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竞争力都很强 |
D.美国和墨西哥的发展得益于技术创新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15年7月9日,中国铁路装备首个海外制造基地——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东盟制造中心在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怡保市建成投产,马来西亚由此成为东盟第一个拥有轨道装备产品制造能力的国家。一直以来,马来西亚轨道装备制造业十分落后且发展较慢,东盟制造中心的投产将会推动马来西亚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该中心具备每年新造100辆动车组的能力并兼营电力机车和轻轨车辆等全系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能力,中国公司为马来西亚提供了市场份额80%以上的产品,马来西亚为生产提供了90%以上的员工。下图为马来西亚局部示意图。

(1)指出马来西亚成为中国首个海外轨道装备制造基地的有利条件。
(2)说明马来西亚原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十分落后的主要原因。
(3)分析马来西亚怡保轨道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分析怡保轨道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发展对当地产生的有利影响。
问题②:请你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向海外转移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5年7月9日,中国铁路装备首个海外制造基地——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东盟制造中心在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怡保市建成投产,马来西亚由此成为东盟第一个拥有轨道装备产品制造能力的国家。一直以来,马来西亚轨道装备制造业十分落后且发展较慢,东盟制造中心的投产将会推动马来西亚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该中心具备每年新造100辆动车组的能力并兼营电力机车和轻轨车辆等全系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能力,中国公司为马来西亚提供了市场份额80%以上的产品,马来西亚为生产提供了90%以上的员工。下图为马来西亚局部示意图。

(1)指出马来西亚成为中国首个海外轨道装备制造基地的有利条件。
(2)说明马来西亚原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十分落后的主要原因。
(3)分析马来西亚怡保轨道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分析怡保轨道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发展对当地产生的有利影响。
问题②:请你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向海外转移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试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2)稀土矿、铜矿、铅锌矿按矿产类型来分都属_____金属矿。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还可发展______工业。
(3)包头市毛纺织工业也在其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包头市发展毛纺织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表现为________。
(4)包头以西的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①河西走廊成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②试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1)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试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2)稀土矿、铜矿、铅锌矿按矿产类型来分都属_____金属矿。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还可发展______工业。
(3)包头市毛纺织工业也在其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包头市发展毛纺织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表现为________。
(4)包头以西的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①河西走廊成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②试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我国某县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城郊型的“都市农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新农村。右图中的M点表示2016年该县农产品的产值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小题2】下列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小题1】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
B.土壤和水源 |
C.政策和劳动力 |
D.市场和交通 |
A.观光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房地产业 | D.水稻种植业 |
读“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半岛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交通便利,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纺织、食品加工、石油加工等传统工业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成为我国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1)山东半岛食品加工业发达,其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日、韩的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向山东半岛
转移,主要因为山东半岛________(多选填空)。
A.地形平坦 B.与日、韩相邻 C.技术先进 D.劳动力廉价
(3)产业转移给山东半岛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多选填空)。
A.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B.加大环境压力
C.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D.延缓产业升级

山东半岛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交通便利,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纺织、食品加工、石油加工等传统工业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成为我国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1)山东半岛食品加工业发达,其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日、韩的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向山东半岛
转移,主要因为山东半岛________(多选填空)。
A.地形平坦 B.与日、韩相邻 C.技术先进 D.劳动力廉价
(3)产业转移给山东半岛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多选填空)。
A.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B.加大环境压力
C.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D.延缓产业升级
我国木门生产已形成产业化集群,现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木门生产中心,下图为“2015年我国木门行业区域集中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我国木门产业集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木门行业区域集中度更高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1】影响我国木门产业集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工艺水平 | B.原料 | C.市场 | D.交通 |
A.产业集聚 | B.区域位置 | C.科技合作 | D.国家政策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大陆首座迪士尼乐园落户于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的浦东郊区,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园。
材料二:图1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局部略图。图2为上海1960~2013年三大产业比重变化图。

(1)上海市所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
(2)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为_______工程,该工程建设对输入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主要有_______
(3)为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长江三角洲地区向安徽转移的主要是_______密集型和_______密集型产业,在促进安徽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4) 1960年以来,上海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_______,目前,上海已进入_______区域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5)简析迪斯尼乐园落户上海浦东郊区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中国大陆首座迪士尼乐园落户于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的浦东郊区,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园。
材料二:图1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局部略图。图2为上海1960~2013年三大产业比重变化图。

(1)上海市所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
(2)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为_______工程,该工程建设对输入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主要有_______
(3)为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长江三角洲地区向安徽转移的主要是_______密集型和_______密集型产业,在促进安徽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4) 1960年以来,上海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_______,目前,上海已进入_______区域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5)简析迪斯尼乐园落户上海浦东郊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