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中国唯一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也是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新增长极。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复《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广西、广东、海南三省(自治区)的15个城市,将会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其中,南宁市被定位为核心城市。钦州,因1998年开创“业主制”码头(将可以建港的岸线和土地经过规划后出让,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改变临海无港窘境而闻名海港建设界,成为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中心门户,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钦州在《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已由多家航运公司构成的物流产业,发展成为区域物流中心。

(1)列举北部湾城市群与东盟经济互补性的主要表现。
(2)分析南宁市被定位为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原因。
(3)目前,北部湾城市群正在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简述这对当地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析钦州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有利社会条件。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中国唯一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也是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新增长极。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复《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广西、广东、海南三省(自治区)的15个城市,将会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其中,南宁市被定位为核心城市。钦州,因1998年开创“业主制”码头(将可以建港的岸线和土地经过规划后出让,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改变临海无港窘境而闻名海港建设界,成为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中心门户,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钦州在《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已由多家航运公司构成的物流产业,发展成为区域物流中心。

(1)列举北部湾城市群与东盟经济互补性的主要表现。
(2)分析南宁市被定位为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原因。
(3)目前,北部湾城市群正在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简述这对当地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析钦州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有利社会条件。
读美国经济结构变化图和制造业内部产业产值变动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表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据图表信息,推论正确的是( )

【小题1】据图表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比重由小到大依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B.表中X行业属于技术导向型行业,所属产业比重上升 |
C.第一产业比重小,产业水平低 |
D.制造业所占比重下降,总产值上升 |
A.制造业消耗资源较多,对环境的影响大,所以产业比重减小 |
B.淘汰传统制造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
C.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高技术化为特点 |
D.苹果手机属于X行业,不断占领新市场是该企业升级的关键 |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
A.方便了外国企业对中国的制裁,激发了本土企业的创新 |
B.有助于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高它们市场份额 |
C.方便了购买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降低了本土企业的竞争力 |
D.加强经济、技术交流,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
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80~90年代初从日本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小题2】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3】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小题4】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

【小题1】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80~90年代初从日本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 | B.钢铁工业 | C.生物制药工业 | D.化学工业 |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C.腹地范围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 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 | 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下图),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共同参与的淮海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 2017年北部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工业部门主要有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煤炭开采和洗选等。下图为2017年北部淮海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产业结构示意图。

(1)宿迁市位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______区。
(2)北部淮海经济区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______,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
(3)为了促进北部淮海经济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材料一 2018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下图),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共同参与的淮海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 2017年北部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工业部门主要有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煤炭开采和洗选等。下图为2017年北部淮海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产业结构示意图。

(1)宿迁市位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______区。
(2)北部淮海经济区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______,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
(3)为了促进北部淮海经济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符合其成因的是
A.矿产资源逐渐枯竭 | B.交通不便利 |
C.市场腹地范围相对狭小 | D.劳动力成本更高 |
珠江三角洲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另外,很多国外的企业都在此建厂,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设厂的原因是( )
①劳动力丰富 ②地价低廉 ③多侨乡 ④国家政策优惠
【小题2】珠江三角洲大量吸引国外企业在此建厂的好处是( )
【小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设厂的原因是( )
①劳动力丰富 ②地价低廉 ③多侨乡 ④国家政策优惠
A.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
A.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B.弥补建设资金不足,但增加了污染 |
C.促进经济发展,扩大耕地面积 | D.减轻了就业压力,但破坏了城市环境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小题2】经济区域化
【小题1】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A.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
B.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
C.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小 |
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
A.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内外合作与联系 |
B.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
C.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
D.“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 |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浙江省于2014年底率先提出了特色小镇的概念,并迅速将这一创新空间组织模式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下图为浙江省特色小镇核密度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浙江省特色小镇集聚程度最高的是
【小题2】信息经济和金融类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浙北杭嘉湖地区的原因是
①经济水平高②劳动力丰富③产业创新程度高④城市化水平较低
【小题3】浙江进一步发展特色小镇,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浙江省特色小镇集聚程度最高的是
A.旅游 | B.高端设备制造 | C.时尚 | D.金融类 |
①经济水平高②劳动力丰富③产业创新程度高④城市化水平较低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A.集聚人才、技术、资本,形成产业、文化、旅游聚合发展 |
B.继续挖掘和放大特色小镇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的营造 |
C.依据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 |
D.注重特色小镇的协调均衡发展,建立不同特色小镇之间的有机联系 |
读“资源型城市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
【小题2】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
①改变生产重心,由资源开采转为深加工 ②关停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轻工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小题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
A.①-② | B.③-④ | C.④-⑤ | D.⑤-⑥ |
①改变生产重心,由资源开采转为深加工 ②关停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轻工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