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坦桑尼亚种植木薯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
(2)坦桑尼亚吸引我国企业投资木薯产业的主要社会经济优势有_________。
(3)简述中坦合作发展木薯产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坦桑尼亚约有80%的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70%以上的农业人口在35岁以下。该国4400万公顷宜耕土地中,仅有23%被开发利用。木薯是坦桑尼亚的主栽作物之一,有“淀粉之王”之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到坦桑尼亚投资术薯种植-加工业的中国公司逐渐增多。
材料二 木薯适应性强,耐旱耐瘠,山地、平原均可种植;最适宜生长条件是年平均温度27C左右,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且分布均匀、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材料三 下图为“坦桑尼亚略图”。

(1)坦桑尼亚种植木薯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
(2)坦桑尼亚吸引我国企业投资木薯产业的主要社会经济优势有_________。
(3)简述中坦合作发展木薯产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崇明区近期提出了要促进该区农业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要使其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典范。下列选项中符合其目标特征的是
①构建生态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 ②加大化肥的使用提升农产品产量
③加大劳动力投入精耕细作 ④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产品市场流通
①构建生态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 ②加大化肥的使用提升农产品产量
③加大劳动力投入精耕细作 ④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产品市场流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大豆高产的原因与其主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生产特点相关。美国大豆主产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旱作农业 | B.热带种植园农业 | C.水田农业 | D.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过去鄱阳湖银鱼产量较高的自然原因。
(2)鄱阳湖天然银鱼产量年际波动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机动船捕捞作业对银鱼生产的影响。
(4)分析银鱼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鄱阳湖内共有一百多种鱼类,其中名贵佳品当数银鱼。银鱼为一年生小型鱼类,以浮游动物和小型鱼虾为食,喜居避风、静水的湖汊、港、湾之中,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前,鄱阳湖天然银鱼产量较大,可是到80年代后,产量大幅下降。随着时代发展,银鱼捕捞方式早已由传统的风帆船改为机动船拖网作业。如今,我国银鱼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材料三 鄱阳湖水系图及鄱阳湖银鱼图(下图)。

(1)说明过去鄱阳湖银鱼产量较高的自然原因。
(2)鄱阳湖天然银鱼产量年际波动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机动船捕捞作业对银鱼生产的影响。
(4)分析银鱼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斯里兰卡,旧称锡兰,始于1867年的红茶种植使它成为诸多顶级红茶产地。茶的种植基地仅限于岛国的中央高地和南部低地,出口量竟然居世界第一位。该国茶叶行业原来由多头管理,效率低下,之后政府成立了斯里兰卡茶叶局,管理茶叶生产和销售。 1992年开始实行茶叶种植和生产私有化。目前,小茶园业主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60%。其红茶主要出口到俄罗斯、中东等地,并且通过对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市场进行调研,利用本国优势茶叶品种,大力开拓印度、巴基斯坦市场。图为“斯里兰卡地形图”。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斯里兰卡种植红茶有利的自然条件。
(2)指出中央高地的茶园在茶叶生产上相对于南部低地茶园的劣势。
(3)为了促进茶叶生产,斯里兰卡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斯里兰卡,旧称锡兰,始于1867年的红茶种植使它成为诸多顶级红茶产地。茶的种植基地仅限于岛国的中央高地和南部低地,出口量竟然居世界第一位。该国茶叶行业原来由多头管理,效率低下,之后政府成立了斯里兰卡茶叶局,管理茶叶生产和销售。 1992年开始实行茶叶种植和生产私有化。目前,小茶园业主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60%。其红茶主要出口到俄罗斯、中东等地,并且通过对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市场进行调研,利用本国优势茶叶品种,大力开拓印度、巴基斯坦市场。图为“斯里兰卡地形图”。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斯里兰卡种植红茶有利的自然条件。
(2)指出中央高地的茶园在茶叶生产上相对于南部低地茶园的劣势。
(3)为了促进茶叶生产,斯里兰卡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最近中美之间的贸易竞争愈发激烈,美国总是挑高端制造业对中国下手,而在中国拟对美国征关税的商品清单里,粮食作物反倒占了大头。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些年来中国耕地日益减少,主要原因是
①生态退耕 ②工业化与城镇化 ③农民弃耕 ④交通建设
【小题2】中国农产品的产量每年都在提高,但大豆仍需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近些年来中国耕地日益减少,主要原因是
①生态退耕 ②工业化与城镇化 ③农民弃耕 ④交通建设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
A.国产大豆品质差 | B.国产大豆价格高 |
C.国产大豆产量低 | D.百姓生活质量提高,需求量增大 |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分别为
【小题2】图示区域农业布局主要依据
①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 ②农业生产方式不同
③农产品市场大小不同 ④农业科技水平不同

【小题1】甲、乙、丙分别为
A.甲——林业基地 乙——商品粮基地 丙——畜牧业基地 |
B.甲——畜牧业基地 乙——林业基地 丙——商品粮基地 |
C.甲——商品粮基地 乙——林业基地 丙——畜牧业基地 |
D.甲——畜牧业基地 乙——商品粮基地 丙——林业基地 |
①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 ②农业生产方式不同
③农产品市场大小不同 ④农业科技水平不同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在美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美国曾经历过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这引发了一系列恶果,如20世纪30年代的“黑风暴”。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黑风暴”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垦荒 | B.滥施农药 |
C.滥采矿产 | D.过度抽取地下水 |
A.节水农业 | B.大棚农业 |
C.粗放农业 | D.“处方农业” |
①制定法律法规以保护耕地
②推广农业技术
③发展有机农业
④农业转型并发展其他产业
⑤增加化肥的使用量
⑥节约农业用水
A.①③④⑥ | B.①②③⑥ | C.②③⑤⑥ | D.③④⑤⑥ |
美国历来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又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依相关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美国农业生产优越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出现大规模的“黑风暴”,其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气候干旱 ②过度垦荒 ③过度放牧 ④风力侵蚀
【小题1】对美国农业生产优越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土全部位于热带和温带,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 |
B.全国有2/3的地区属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地广阔 |
C.拥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
D.平原地区人口众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
①气候干旱 ②过度垦荒 ③过度放牧 ④风力侵蚀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