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能源的分类
- 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发展的问题。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据材料二完成问题:我国风能资源蕴藏以“三北”地区的草原戈壁和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最为丰富。请分别说明这两个地区风能密度大的原因。
(3)我国风能发电近期重点开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上海、福建省等华北、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请分析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河北省、上海、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重点开发地区。
(1)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我国重点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2)据材料二完成问题:我国风能资源蕴藏以“三北”地区的草原戈壁和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最为丰富。请分别说明这两个地区风能密度大的原因。
(3)我国风能发电近期重点开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上海、福建省等华北、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请分析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1分)
(2)山西省煤炭资源有哪些特点? (2.5分)
(3)煤炭资源的开发除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外,还需要哪些外部条件?(1.5分)
(4)由图可知,山西省能源的加工转换主要方式:一是 ;
二是 。(1分)
(5)从经济效益看,山西省输 好于输 ;从环境效益看,山西省输
好于输 (2分)
(6)从能源转换效率来看,变化特点是 ;说明的问题是
。(2分)


(1)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1分)
(2)山西省煤炭资源有哪些特点? (2.5分)
(3)煤炭资源的开发除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外,还需要哪些外部条件?(1.5分)
(4)由图可知,山西省能源的加工转换主要方式:一是 ;
二是 。(1分)
(5)从经济效益看,山西省输 好于输 ;从环境效益看,山西省输
好于输 (2分)
(6)从能源转换效率来看,变化特点是 ;说明的问题是
。(2分)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冬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分布图
材料二甲地农村生活能源构成比重图
材料三亳州市煤炭资源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安徽省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9分)
(2)甲为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建设的三大生态屏障工程,试说明该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与能源结构调整措施?(9分)
(3)亳州地处安徽西北部,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57亿吨,占全省煤炭资源储量的20%,仪次于淮南、淮北两市,位列全省第三。请你为毫州市煤炭综合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材料一安徽省冬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分布图
材料二甲地农村生活能源构成比重图
材料三亳州市煤炭资源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安徽省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9分)
(2)甲为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建设的三大生态屏障工程,试说明该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与能源结构调整措施?(9分)
(3)亳州地处安徽西北部,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57亿吨,占全省煤炭资源储量的20%,仪次于淮南、淮北两市,位列全省第三。请你为毫州市煤炭综合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ABCDEF六省中,既位于西部经济带又位于南方地区的省是___________;既位于中部经济带又位于北方地区的省是_________。(填写代码)
(2)试从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两方面比较B(山西省)与F(江苏省)两省的差异。
(3)列举D(四川省)与F(江苏省)两省加强经济合作的举措(至少2条;2分)
(4)B(山西省)C(河北省)两省之间的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对B省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1)ABCDEF六省中,既位于西部经济带又位于南方地区的省是___________;既位于中部经济带又位于北方地区的省是_________。(填写代码)
(2)试从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两方面比较B(山西省)与F(江苏省)两省的差异。
(3)列举D(四川省)与F(江苏省)两省加强经济合作的举措(至少2条;2分)
(4)B(山西省)C(河北省)两省之间的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对B省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下图为某国略图(a示意该国等高线分布,b示意该国主要城市分布)。读图完成各题。

(1)描述该国甲地形区主要的地形特征。
(2)2010年图示国家干旱严重,供给该国约73%电力的卡罗尼河上的电站水库水位下降,全国电力供应出现了危机。简述该国能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描述该国甲地形区主要的地形特征。
(2)2010年图示国家干旱严重,供给该国约73%电力的卡罗尼河上的电站水库水位下降,全国电力供应出现了危机。简述该国能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年,内蒙古风能资源和风电并网装机均排名全国第一。2010年初,北方普降暴雪。因电煤告急,华北多个省份拉闸限电。而在距北京数百千米的内蒙古各大风电场,大量的风力发电机却停止运转,任凭北风呼啸而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内蒙古各大风电场的大量风力发电机停止运转的原因有
【小题2】内蒙古发展风电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小题1】内蒙古各大风电场的大量风力发电机停止运转的原因有
A.内蒙古自身电力消费市场有限 |
B.冬季各地限电,大量的风力发电机进人维修期 |
C.蒙西电网外送通道有限,大量风电无法进人华北市场 |
D.冬季风力太大,发电机组难以承受 |
A.内蒙古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
B.内蒙古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 |
C.内蒙古中东部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
D.内蒙古地广人稀,开发风能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左图是攀钢区位示意图,右图是宝钢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右表为2003—2005年上海每天各种矿物能源消费量的平均值。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区位条件,完成下表。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3)与宝山钢铁企业相比,攀枝花钢铁企业的区位优势有 。
(4)分析材料三,上海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左图是攀钢区位示意图,右图是宝钢区位示意图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区位条件,完成下表。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3)与宝山钢铁企业相比,攀枝花钢铁企业的区位优势有 。
(4)分析材料三,上海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图表示中国1978年~2006年能源生产重心(区域能源产业产量空间分布的重心)变化轨迹(不包括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78年~2006年中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 )
【小题2】中国能源生产重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小题1】1978年~2006年中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 )
A.西南方向移动 | B.东南方向移动 |
C.西北方向移动 | D.东北方向移动 |
A.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振 | B.东南沿海产业结构的提升 |
C.高耗能工业比重的提高 | D.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 |
(26分)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近日批准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已经批准的九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山西省是目前批准的唯一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区域。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和山西省区图。
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单位:亿吨)


材料二:2010年山西省煤炭外运销售及价格图。

材料三:产业共生是指通过不同企业或产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或产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产业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生产单位,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包括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目前山西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共生单元种类单一、共生模式作用有限前后向联系较少、共生环境对经济发展支持不足的问题。
(1)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之一,根据材料一简述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7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山西省2010年段煤炭外运销售状况与上年相比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可能原因。(10分)
(3)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生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请结合材料三,从产业共生角度寻找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出路。(9分)
材料一: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和山西省区图。
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单位:亿吨)


材料二:2010年山西省煤炭外运销售及价格图。

材料三:产业共生是指通过不同企业或产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或产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产业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生产单位,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包括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目前山西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共生单元种类单一、共生模式作用有限前后向联系较少、共生环境对经济发展支持不足的问题。
(1)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之一,根据材料一简述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7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山西省2010年段煤炭外运销售状况与上年相比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可能原因。(10分)
(3)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生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请结合材料三,从产业共生角度寻找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出路。(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