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地貌形态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与图中地貌形成无关的是()
【小题2】图中铁路最近几年进行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1】与图中地貌形成无关的是()
A.河流含沙量大 | B.河流流程长 |
C.地势由陡到缓 | D.河道变宽 |
A.RS | B.RS和GIS |
C.GPS | D.GPS和GIS |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其中“东方女神”、“巨蟒出山”两处标志性造型景观,为世界“绝景”。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小题2】为了对三清山进行准确地景观数据获取、格局分析、生态监测、生态规划等研究,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1】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 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
A.RS、GIS | B.RS、GPS |
C.GIS | D.RS、GPS、GIS |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本次尼泊尔强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2】英国构造地质学专家根据震后声波所获地震数据的初步分析,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可能向南移动了3米。若要精准研究加德满都位置的变化,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1】本次尼泊尔强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
C.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
A.GIS | B.GPS | C.RS | D.数字地球 |
某地质考察队对图中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K2、K3取得相同的石灰岩,K1、K4取得相同的砂岩,且石灰岩的年代比砂岩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数字地球 ④导航系统


【小题1】
A.背斜成谷 | B.背斜成山 |
C.向斜成谷 | D.向斜成山 |
A.宜在适当距离仰观 | B.乘船沿水路观看 |
C.选择最佳的观赏位置 | D.置身其中近观知奇妙 |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数字地球 ④导航系统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南华礁(8°45′N,114°13′E),中国南沙群岛中部的一个珊瑚环礁(环礁内一般有厚达1000余米的造礁石灰岩,其基座为玄武岩质海底火山,呈环状或马蹄状),是中国国有领土,自2015年4月11日至12月下旬,越南非法造陆活动在礁盘两侧填出了共0.03平方千米的陆地。下图为南华礁西航道2015年8月28日与2015年12月31日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南华礁的形成,与下图中字母或数字均有直接关联的是

【小题2】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监测南华礁面积变化趋势,其使用的技术是
①北斗导航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小题1】南华礁的形成,与下图中字母或数字均有直接关联的是

A.甲、F、④、③、②、① | B.G、H、②、③ |
C.E、F、② | D.甲、乙、G |
①北斗导航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下图是某海域海底岩石年龄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甲处类似的是
【小题2】要研究海底岩石年龄分布状况,并推测大洋地壳运动规律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1】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甲处类似的是
A.冰岛 | B.日本列岛 |
C.安第斯山 | D.阿尔卑斯山 |
A.GPS | B.RS |
C.GIS | D.BDS(北斗导航系统) |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7日6时54分,智利西海岸发生8.3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2.5千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智利多地震的原因是
【小题2】可以动态监测此次地震造成灾害程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1】智利多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安第斯山区 |
B.位于海岭附近 |
C.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
D.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
A.GPS | B.RS |
C.GIS | D.数字地球 |
下图为叠加了经纬网的某区域影像图,图中M湖狭长、水深、湖岸多峭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获取、制作该图像的地理信息技术亦可
【小题2】与M湖形成密切相关的是地理现象是

【小题1】获取、制作该图像的地理信息技术亦可
A.动态监测M湖水位变化 |
B.预报农作物病虫害灾情 |
C.为汽车实时定位与导航 |
D.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
A.火山喷发 | B.板块张裂 |
C.冰川侵蚀 | D.河流淤塞 |
冰湖(如图所示)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地(即冰斗)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冰湖分布的海拔一般较高,而湖体较小,多数是有出口的小湖。近年来,一些冰湖持续扩张,这将增加冰湖的溃决风险,专家建议要及时做好灾害预防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冰湖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对冰湖进行监测和风险评估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小题1】下列对冰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
B.冰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C.冰湖处冰川侵蚀作用相对比较明显 |
D.冰湖持续扩张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无关 |
A.数字地球和GPRS |
B.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
D.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
冰塔林(如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地球某地的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小题2】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是一种灾难,其原因是
【小题3】为了监测冰塔林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小题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 B.南极大陆 |
C.喜马拉雅山脉 | D.格陵兰岛 |
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 | B.结构脆弱,易崩塌 |
C.表面有融水,易滑落 | D.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
A.GPS、RS | B.GPS、GIS | C.RS、GIS | D.RS、GP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