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具有海量、多时空大数据的特点,在城市智慧管理和对大众的智能服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选项中地理信息技术做不到的是
A.统计城市的经济增量B.监测高铁与桥坝形变
C.监测农作物长势情况D.监测城市的地表下沉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台风“苏力”于2013年7月8日8时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并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35百帕。“苏力”给我国华东及沿海地区带来强风暴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未来脑教学云平台要对“苏力”进行监控,选取最佳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气象预报
【小题2】在对“苏力”及时监测和预警时,气象部门综合运用了多种现代化技术,主要包括
①气象卫星监测 ②GPS定位导航 ③GIS分析预测 ④气球探测
A.①③B.①④
C.③④D.②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3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下题。
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A.GPSB.GISC.RSD.数字地球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快的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输入目的地即可将信息发送给离其最近的若干出租车(如图),“快的打车”软件采集乘客附近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并显示在手机上的最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图和月球探测拍摄到的局部三维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地物反射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雪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红外光区②沙漠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可见光区
③湿她所有波段的反射率都低于5%④小麦反射率最高部分达到85%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地物的这种反射特征可直接应用于()
①航空遥感技术②航天遥感技术③全球定位系统④地理信息系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对月球探测拍摄到局部三维景观图,采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
A.遥感、地理信息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遥感D.数字地球、遥感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5年9月28日, NASA方面称,研究者利用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光谱成像仪,探测到了火星上神秘的条纹上存在水合矿物质的存在。其主要运用的技术是
A.internetB.GISC.GPSD.RS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救灾部门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的情况,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GIS)B.遥感技术(RS)C.全球定位系统(GPS)D.数字地球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于2009年10月11日从上海启程,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先后完成了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的科学考察任务,这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首次执行“一船三站”科考活动。2010年4月载誉归来。此次南极科考主要开展有冰川、天文、测绘等科学观测与考察任务。其中天文项目需要完成四项任务:一是更新维护通讯、供电设备,以备接下来一年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完成自动观测任务;二是为明年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三……
(1)南极科考队为明年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4分)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为(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1年5月7日7时,我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7日7时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发射场成功发射。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为中国自主监测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子午工程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利用了 (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地图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小题2】下列活动可以借助子午工程来完成的是 (   )
①资源勘探 ②某城市道路车流量的分析 ③环境监测 ④人口密度与粮食产量的分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来最强降雨。房山区青龙湖镇北车营村受泥石流影响损失惨重,国家防总为准确、及时了解灾情,使用了多种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准确、及时地了解灾情,应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人工调查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D.数字地球
【小题2】根据获取的信息,准确快捷地统计受灾情况并做出救灾决策,主要依靠
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