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题功能区。这种划分主要体现区域间的( )
A.整体性 | B.阶段性 |
C.开放性 | D.差异性 |
读我国谋省2001—2013年工业产值比重及污染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动趋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示信息可知
【小题2】为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该省2013年后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小题1】由图示信息可知
A.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呈波动上升趋势 |
B.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先增后减 |
C.2008年后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高于高新技术产业 |
D.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变化幅度小于污染密集型行业 |
A.提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 B.降低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 |
C.减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 | D.加快发展第二产业 |
下图为非洲五大地区2012年人均GDP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非洲经济呈现“南北发达,中部贫困”的分布格局,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候 ②水源 ③矿产资源 ④交通 ⑤产业结构 ⑥劳动力
【小题2】为促进非洲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逐渐从北非与南非沿海地区向非洲大陆中部迁移,其转移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小题1】非洲经济呈现“南北发达,中部贫困”的分布格局,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候 ②水源 ③矿产资源 ④交通 ⑤产业结构 ⑥劳动力
A.①②⑥ | B.②④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⑥ |
A.纺织工业 | B.造船工业 | C.钢铁工业 | D.化学工业 |
读“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我国传统民居典型分布省份的简称是
【小题2】从图示四地传统民居的取材和外形结构可以推知

【小题1】图示我国传统民居典型分布省份的简称是
A.甲-秦、晋 | B.乙-陕、吉 |
C.丙-苏、皖 | D.丁-浙、赣 |
A.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 B.乙地地形平坦,草类茂盛 |
C.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 | D.丁地气候湿热,台风频发 |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如图所示。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 ②干湿区 ③三江平原 ④无锡市

①行政区 ②干湿区 ③三江平原 ④无锡市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
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相吻合;是南方和北方、水田与旱地、传统水稻与小麦区的分界线 |
C.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这句话显示了区域特征的( )
【小题2】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这句话显示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 B.开放性 | C.差异性 | D.层次性 |
A.地形 | B.气候 | C.土壤 | D.水文 |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图甲是海南岛气候分区示意图,图乙为海南岛地形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海南岛气候可划分为湿热、湿凉、干热、干凉四个类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海南岛的地形可分为三个地带,下列有关三个地带发展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海南岛气候可划分为湿热、湿凉、干热、干凉四个类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湿热 | B.b——干热 |
C.c——湿凉 | D.d——干凉 |
A.①大力发展热带农业区,②大力发展加工工业,③恢复和保护森林 |
B.①发展民族风情旅游,②大力发展红树林,③大力发展热带森林 |
C.①积极保护水源地环境,②建设甘蔗、粮食等农业基地,③建设港口,发展特色工业 |
D.①大力保护红树林,②划定农田保护区,③大力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