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1)该区域属于 (气候类型),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该气候夏季降水特点是 (6分)
(2)该区域主要以 (地形类型)为主,图中居民地处 (山体部位名称)附近。居民点附近的河流流向为 。该河流上游地区集水区面积较广(6分)
(3)该区域当暴雨来临时,河水暴涨,引起水流泛滥,造成 灾;降水过多淹没农田,使农作物绝收,造成灾。
(4)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4分)

资料一:云南景观图分别为少数民族、大理三塔、路南石林、雨林野象
资料二:云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偏南的个旧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香格里拉为210~220天。
资料三:三江并流区域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在150公里内排列的山脉和大江中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2002年云南省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四:云南干旱地区和三江流域图位置图。

(1)读云南地区的景观图。四幅图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_______,从旅游资源多样性方面简述云南为何被称为“七彩云南”____________。(6分)
(2)云南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______。云南南部边境地区景洪的无霜期为____(330天以上或者300天以下);“三江”自西向东依次是怒江、_________、金沙江。三条河流的流向受_______的影响。(8分)
(3)三江并流区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试分析构成这一地区突出的生物多样性的原因?(4分)
(4)描述云南干旱灾害的分布特点,从地貌和气候角度简述其干旱频发的原因。(6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
(2)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3)对比分析流经城市①的河流与流经城市②的水文特征的差异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2015年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正式签署了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合作修建“雅万高铁”。下图示意雅万高铁线路(规划)及所在岛屿周边区域。

(1)比较甲岛南北两侧海底地形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2)分析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自然灾害与防御)
下图为我国沙尘暴年平均日数图。读图回答问题。

分析银川平原沙尘暴年平均日数少于周边地区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永定土楼(下图)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它用生土夯筑而成,依山偎翠,错落有致。土楼遍布该县的每个乡村,它们布局合理,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永定土楼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B.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D.土质黏重,降水较多
【小题2】客家土楼按旅游资源的分类应属于
A.地貌景观B.遗址遗迹C.水文景观D.建筑与设施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下图中四种文化景观能指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骑楼”适应当地夏季阳光强,雨水多
B.“泥屋”的厚泥墙白天减少热空气进入
C.“蒙古包”适合于就地取材
D.“雪屋”适合于当地寒冷的自然环境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2年2月1日22∶00,武汉某游客到达非洲某机场。他在博客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小镇出发后,处处是绿色的密林,湿热的感觉非常明显。继续前行,枯黄的草木逐渐减少。几天后,乘坐的越野车在驰骋时卷起粉末一样的细沙,连呼吸里都是沙子,很多地方都能捡到湖盐的结晶体-好看的沙漠玫瑰。”据以上材料和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的四条旅游线路与博客中描述的景观变化一致的四条旅游线路是 ( )
A.乙B.丙
C.丁D.甲
【小题2】在非洲,他发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船只扬帆表示向南,落帆表示向北。古埃及人这样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 )
A.地形特征与河流流向B.河流流向和盛行风向
C.气候特征和盛行风向D.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一些传统民居备受青睐。这些民居建筑结构,往往体现了当地的环境特点与地域文化。读西南某河谷地带的民居(碉楼)示意图,回答闻题。

(1)简要说明图示碉楼二层用于生活和居家的原因。
(2)简述为保护该旅游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洋”一词始于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国家,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图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及区域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驻地永兴岛。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从地理角度,简述我国设立三沙市的意义。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指出古今“下南洋”的原因。
(3)描述甲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6 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