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是指北欧理事会的五个主权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那里冬季漫长气温较低,夏季短促凉爽。北欧国家的人口密度在欧洲相对较低,林业、水力发电、铁矿开采、渔业、造船业和航运业,均为北欧的传统经济部门。下图示意北欧资源及产业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冰岛和芬兰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小题2】北欧林业发达,其主要的森林类型是
【小题3】北欧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冰岛和芬兰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极地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亚寒带针叶林 | C.常绿阔叶林 | D.常绿硬叶林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 B.社会协作条件好 |
C.水能资源丰富 | D.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下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指出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的排序,并从黄土、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其成因。
(3)分析该地区黄土覆盖对煤炭开采的不利影响。
(4)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有人对下述两种观点提出质疑,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帮助质疑者提出论据。
观点1: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梯级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保护植被。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下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指出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的排序,并从黄土、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其成因。
(3)分析该地区黄土覆盖对煤炭开采的不利影响。
(4)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有人对下述两种观点提出质疑,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帮助质疑者提出论据。
观点1: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梯级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保护植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材料二: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1)“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为________,导致该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灌区所处的自然带为________,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最主要是因为该地降水________。此季节灌区以北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为________。
(3)20世纪60年代,乙湖面积大幅度缩小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
(4)决定甲高速公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5)比较图中平原和山区城市布局差异。

材料一: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材料二: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1)“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为________,导致该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灌区所处的自然带为________,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最主要是因为该地降水________。此季节灌区以北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为________。
(3)20世纪60年代,乙湖面积大幅度缩小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
(4)决定甲高速公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5)比较图中平原和山区城市布局差异。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峰、湖泊和奇泉是内蒙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奇观。该地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风力强劲,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研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根系较深的蒿属及沙米等植物。
沙区特殊地形有利于湖水集结,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或接近l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而且无论冬夏湖泊水位基本不增不减。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其中的音德日图湖,中央有凸起的石块,上面有泉,泉水喷得很高,水质甘冽,但湖水苦咸。到2014年12月,该地已开掘八口优质矿泉水井。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1)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为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试解释其推断依据。
(2)分析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分布众多的原因。
(3)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音德日图湖湖中央泉水甘冽,湖水苦咸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该地进行矿泉水的工业化生产?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
沙峰、湖泊和奇泉是内蒙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奇观。该地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风力强劲,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研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根系较深的蒿属及沙米等植物。
沙区特殊地形有利于湖水集结,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或接近l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而且无论冬夏湖泊水位基本不增不减。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其中的音德日图湖,中央有凸起的石块,上面有泉,泉水喷得很高,水质甘冽,但湖水苦咸。到2014年12月,该地已开掘八口优质矿泉水井。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1)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为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试解释其推断依据。
(2)分析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分布众多的原因。
(3)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音德日图湖湖中央泉水甘冽,湖水苦咸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该地进行矿泉水的工业化生产?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
房屋布局和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通风的角度来看,西欧地区的房屋坐向大多应该( )
【小题2】由沿海到内陆,房屋墙体厚度越来越厚,其作用是( )
【小题1】从通风的角度来看,西欧地区的房屋坐向大多应该( )
A.坐北向南 | B.坐南向北 | C.坐东向西 | D.坐西向东 |
A.防寒 | B.防潮 | C.防震 | D.防风 |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左图为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右图为西辽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
(2)西辽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其主要成因有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
(3)为改善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采取怎样的合理措施?


(1)与乙地相比,甲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
(2)西辽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其主要成因有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
(3)为改善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采取怎样的合理措施?
读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分布图,该河谷植被茂密,有世界较为著名的温带“雨林”。据此完成问题。

奎茨河地区每平方千米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的重量,单位为Kg/(m².年))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多,其主要原因是:

奎茨河地区每平方千米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的重量,单位为Kg/(m².年))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多,其主要原因是:
A.光照更充足 | B.热量条件更好 |
C.物种更具多样性 | D.生长速度缓慢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小题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小题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A.水分差异造成的 | B.热量差异造成的 |
C.地形差异造成的 |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 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
下图为我国东北三省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对东北三省的描述,对上图中空白框中内容对B地区的描述。
(2)东北地区不断刷新水稻种植北界,试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有利气候条件。
(3)B地区相对于东北地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分别是什么?

(1)参照图中对东北三省的描述,对上图中空白框中内容对B地区的描述。
(2)东北地区不断刷新水稻种植北界,试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有利气候条件。
(3)B地区相对于东北地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分别是什么?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是( )
①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③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④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该地森林遭受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
①降水高峰期与河流洪峰出现的时间间隔变短 ②短期内河流流量减小
③降水量增加 ④粮食单产下降

【小题1】图中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是( )
①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③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④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降水高峰期与河流洪峰出现的时间间隔变短 ②短期内河流流量减小
③降水量增加 ④粮食单产下降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