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________。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该地区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大幅度增加,为探究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你认为应首先收集哪方面的资料?
(3)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________,建议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_____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

(1)此时,A城镇风向是________。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该地区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大幅度增加,为探究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你认为应首先收集哪方面的资料?
(3)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________,建议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_____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3)“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4)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3)“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4)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所示区域
【小题2】从日本到中国东部沿海
【小题3】图示区域从事大规模的水稻种植业,其形成的原因有
①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②人口众多耕地少③地形平坦水源充足④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

【小题1】所示区域
A.多半岛岛屿故多火山地震 | B.海陆地貌形态深受板块运动影响 |
C.由地震带过渡到安全地带 | D.海岸线曲折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
A.都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 | B.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 |
C.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变小 | D.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
①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②人口众多耕地少③地形平坦水源充足④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小题2】下列条件对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是( )
【小题3】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小题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人口密度与城市分布 | B.交通条件与科技水平 |
C.经济水平与地理位置 | D.农业条件与工业基础 |
A.自然资源不足 | B.农业基础薄弱 | C.生态环境脆弱 | D.资金与技术匮乏 |
A.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
B.有利于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 |
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D.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小题2】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人文指标划分的 |
B.有明确的边界 |
C.地形是四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
D.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
A.植被 | B.土壤 | C.气候 | D.地形 |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水产业为主 | B.作物有水稻、油菜、玉米等 |
C.一年两熟至三熟 |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到温哥华岛(如图)环岛旅游的游客,发现该岛东侧海岸城镇较多,其中维多利亚是该区域最古老的城市;岛屿西侧海岸有许多高大的乔木,为著名的温带雨林(相对与热带雨林,气候更加温和,冬暖夏凉),并有许多峡湾和峭壁,建有大量的省立或国家公园。据导游介绍,该岛东西两侧每年都有大量的鲑鱼洄游,给该岛带来了丰富的渔获量,鲑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极高。

(1)推测温哥华岛的地势特征并简述理由。
(2)分析温哥华岛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原因。
(3)近年来,温哥华岛的旅游业有取代传统渔业的趋势。你认为是否会取代?请说明理由。
一位到温哥华岛(如图)环岛旅游的游客,发现该岛东侧海岸城镇较多,其中维多利亚是该区域最古老的城市;岛屿西侧海岸有许多高大的乔木,为著名的温带雨林(相对与热带雨林,气候更加温和,冬暖夏凉),并有许多峡湾和峭壁,建有大量的省立或国家公园。据导游介绍,该岛东西两侧每年都有大量的鲑鱼洄游,给该岛带来了丰富的渔获量,鲑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极高。

(1)推测温哥华岛的地势特征并简述理由。
(2)分析温哥华岛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原因。
(3)近年来,温哥华岛的旅游业有取代传统渔业的趋势。你认为是否会取代?请说明理由。
下图是描绘某地区传统民居的画作,该地区最有可能具有下列哪些特色

①单位面积天然植物种类繁多②农业土地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③商业性谷物和乳畜业极兴盛④温差季节变化⑤土壤质地粘重且富含腐殖质

①单位面积天然植物种类繁多②农业土地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③商业性谷物和乳畜业极兴盛④温差季节变化⑤土壤质地粘重且富含腐殖质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①④⑤ | D.①③④ |
图甲为某著名湖泊,图乙为其局部湖岸线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乙所给的信息说明
【小题2】近年来,①②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最可能的原因是

【小题1】图乙所给的信息说明
A.4、7两月的水位差比1、4两月的水位差大 |
B.4、7两月的水域面积差比1、4两月的水域面积差大 |
C.4、7月两月的水量差比1、4两月的水量差大 |
D.4、7两月的盐度差比1、4两月的盐度差大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 B.该湖泊夏季水量减少 |
C.夏季湖泊内植物生长旺盛 | D.①②之间湖底泥沙淤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