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右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气候变暖B.土地荒漠化
C.旱涝灾害D.水土流失
【小题2】下列关于民勤县上述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气候干旱少雨,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②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③水资源利用不当
④降水多,对土壤冲刷严重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
①经济发达 ②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 ③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④贫穷落后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动力(能源)导向型B.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D.市场导向型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黄河中游有两座著名的水利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当初的三门峡水库设计没有考虑到冲沙功能,致使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水库几近报废。新建的小浪底水库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对流域内上下游的影响,充分发挥了调水冲沙功能。2006年6月15日至7月3日,小浪底进行了第五次调水冲沙,黄河下游河道得到全面冲刷,下游主槽过流能力显著增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浪底水利工程与三门峡水利工程相比(  )
①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②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 ③更具有防灾减灾意识 ④更充分地考虑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2】选择在6月15日至7月3日进行调水冲沙的主要原因是(  )
A.此时黄河流量小B.预留库容为防汛作准备
C.此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D.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
①沼泽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海岸带 ⑤森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于2007年10月11日启动。根据该工程的总体安排,2010年在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25个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材料四

(1)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2)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表示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B.劳动力C.信息D.观念
【小题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矿产品B.粮食C.工业制成品D.廉价劳动力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M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____,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3)N河开发可借鉴M河的措施有哪些?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