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A.生态农业B.订单农业C.有机农业D.精准农业
【小题2】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A.东北森林地区;利用林区经济发展B.华北平原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C.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D.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小题3】该地农民使用朝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地区矿产、森林、旅游资源丰富。2016年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湄公河三角洲气温较常年偏高,该地遭受了百年以来最严重旱灾,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三角洲土地盐碱化加重。应越南政府请求,中国景洪水电站向下游的湄公河开闸放水。
材料二 下图为“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示意图”。

(1)简述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2)2016年春湄公河三角洲大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湄公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加重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角度分析,澜沧江流域和湄公河下游地区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和健康的基本保证。近期全国各地屡有食源性疾病的报道,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由于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使长三角水体中氮、磷过剩、蔬菜农药残留物超标,按清洁生产评估(  )
A.原料的开采过程是不安全的
B.食物的加工过程是不安全的
C.食物的消费过程是不安全的
D.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是不安全的
【小题2】媒体曾对阜阳奶粉、龙口粉丝和四川泡菜等食品安全案件的连续报道,引起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度关注,并相继采取设限措施。这表明(  )
A.发展农业应走产业化之路
B.绿色食品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C.食品安全问题不利于提高我国食品的劳动生产率
D.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我国食品的国际贸易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读“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集约化程度高
B.大规模商品生产
C.生态混合型农业
D.密集型商品农业
【小题2】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  )
①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 ②大水漫灌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 ③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④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3】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 ③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 ④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阅读青海省图(下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省B地区牧场牧草变化表(数字越大,牧草质量越差)。
等级比例(%)
1~3级
4级
5级
6级
总面积(平方千米)
1985年
0
9.26
52.13
38.61
11172
1997年
0
0
48.3
51.7
10793
 
材料二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并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1)图甲中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草场退化,据表说明该问题的具体表现,并简述该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在各循环经济工业园中,通过清洁生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说明该模式的主要效益。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水循环利用模式(  )
A.保障了大气、水体的零污染
B.实现了“氢气—甲烷—风电”清洁能源生产
C.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
D.是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设计
【小题2】图中化工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材料
B.能源
C.科技
D.劳动力
【小题3】图示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有(  )
A.节能、减排、再利用
B.净化、循环、再利用
C.降耗、节能、可持续
D.净化、降耗、可持续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能源强度亦称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我国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如下:
能源强度区域
具体省区
低能源强度区域
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海南、江苏、福建和江西共8个省市
中能源强度区域
天津、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川和吉林共12个省区市
高能源强度区域
云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青海、贵州和宁夏共10个省区
 
材料二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第一。低碳经济旨在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使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
材料三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描述低能源强度区域、高能源强度区域的分布特点。
(2)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首位,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自家庭院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系统、沼气池系统、猪舍厕所系统、庭院园田系统和居民组成。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
B.利于夏季猪舍内的通风
C.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
D.方便处理猪舍粪便
【小题2】大棚式养猪(猪舍置于大棚内)适用的地区和季节主要是(  )
A.北方 夏季
B.北方 冬季
C.南方 夏季
D.南方 冬季
【小题3】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
A.塑料大棚系统
B.沼气池系统
C.猪舍厕所系统
D.庭院园田系统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推动了城市化发展B.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业产业比重上升D.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整体上提高了经济效率
【小题2】生态城镇将城镇视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兼具的复合生态系统,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下列关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善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
C.强化城镇辐射作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D.构建稳定的生物群落,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属于________。
(2)通过对以上模式分析,将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填入下图中。
 
(3)在上面发展模式图中描出其中一个恶性循环,并针对其设计一个调控方案,从而使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把调控方案的措施填入下图中。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