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不同时期建设的甲、乙两个钢铁基地,两个钢铁基地都符合当时工业布局的原则。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甲钢铁基地靠近铁矿区
B.乙钢铁基地附近原料和燃料丰富
C.甲钢铁基地建设的时间比乙钢铁基地早
D.甲钢铁基地不能形成工业城市
【小题2】上面右图中建材厂靠近钢铁基地布局的优点主要是()
A.便于产品通过港口向外输送
B.便于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接近原料地,减少原料运输费用
D.动力充足,市场广阔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比较费用即一个区域某一生产要素相对于另一区域的该要素比值。读甲、乙、丙、丁四地三种生产要素相对另一个参照区域的比较费用表,回答以下问题。
 




比较环保费用
1.01
1.2
2.1
4.8
比较地租费用
0.9
0.85
2.2
4.3
比较运输费用
1.5
0.6
1.8
1.0
 
某集团公司对四地进行考察后,决定在乙地兴办一企业,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A.造纸工业B.钢铁工业
C.制糖工业D.电子工业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2分)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abc三点的年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并说明理由。(8分)
(2)分析奥兰治河上、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
(3)据统计,近年来有大量的中国企业来这里投资,请分析这里吸引大量中国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8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4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

(1)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12分)
(2)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3)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4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4分)读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H区是著名 国家的 工业区。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衰落,原因之一是 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3)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当时,该区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
(4)在以下四种货物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
(5)我国与之同类型的工业区是 工业区,区域内以钢铁工业为支柱的城市是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A.资源B.能源C.劳动力D.高科技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1979-2010年中国西部大城市制造业企业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在这段时期,我国西部大城市在产业空间分布上工业集中程度最高的区域是
A.城市中心区B.城市近郊内缘
C.城市远郊内缘D.城市近郊外缘
【小题2】这段时期,影响我国西部大城市企业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B.自然资源
C.优惠政策D.生态环境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优美   ②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④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现代物流是流通领域的核心,其发展受到经济实力、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我国物流A级企业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实力B.交通运输
C.产业结构D.国家政策
【小题2】湖北物流业在中西部各省中是最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良好的产业结构   ③便利的水陆交通
④较高的经济实力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小题3】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物流业()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B.规划网点的空间布局
C.调控包装、装卸质量D.监控仓储、配送服务过程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城市的功能区中,各职能单位布局合理的是()
A.学校可布局在防护带内
B.自来水厂应建在河流的上游
C.化纤厂最好建于居民区内,因为其所需劳动力较多
D.易污染大气的工厂要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